高校教务管理中公选课服务器性能优化讨论摘要:为了解决高校教务管理中公选课选课阶段时服务器高负载造成的“峰值堵塞”问题,该文主要讨论了在现有网络条件、服务器的情况下,通过选课规则优化、服务器优化等技术来提高服务器性能,使公选课选课时能承受集中选课压力,对本校公选课选课系统的正常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关键词:服务器;负载均衡;虚拟化技术;优化;公选课教务管理是高校管理的核心,其信息化是否优秀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我校于 2024 年开始要求学生在正方教务系统里进行公选课的选课操作,教务管理的效率有了显著地提高。但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数量从原来的几千人增加到 1.8 万多人,与此同时,开设的公选课也增加到 100 多门,平均参加公选课选课的学生达 7000 多人次,正方教务系统的数据量每年急剧增长。同大多数国内高校一样,在公选课选课高峰期,系统一度出现无响应甚至死机等问题,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得不到保证。我认为目前如何运用优化策略,因地制宜地制定现有公选课选课系统的保障方案,以适应极端条件下的公选课选课问题,已刻不容缓。1 公选课选课规则的优化选课规则是指实行何种规则组织学生选课以及确定选课结果。目前我校采纳的是抢课法,即先选先得,学生进入教务系统登陆后,直接根据提供的可选课程进行选择以确定选课状态。现有的公选课选课流程如图所示:经分析现有的网上公选课选课规则会有以下两个问题:(1)整个公选课选课流程并不复杂,但从流程上来看,学生进入教务系统登陆后,大部分时间花在选课过程中,学生操作时间越长系统并发操作就越多,导致服务器负载也随之增大。(2)由于学校采纳的是“先选先得”的选课原则,众多学生会在教务处规定的第一时间进行争夺有限的公选课资源,服务器负载压力短时间内骤增。所以每年都会出现服务器崩溃现象还影响了教务系统其他功能的正常运行。选课规则对公选课选课系统的性能影响很大,因此,对于课程量多,选课人数多的情况不宜再使用抢课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可以考虑实行分阶段法,主要解决让学生分散选课时间,以降低服务器压力。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属于选志愿阶段,学生只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选志愿而无需第一时间进入系统,这样服务器负载压力大大地降低了。对于选课人数超过课程容量的课程,系统会记录并在第二阶段选课时提醒学生进行备选课的选择。第二阶段:学生进入系统确认自己的公选课。系统提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