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育人体系的构建讨论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存在的问题,提出一条适合高职院校的文化育人之路,从而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提供有益借鉴,以此提高人才培育质量,培育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养全面进展人才。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推行“一带一路”时代大背景下,职业教育改革与进展的重点及核心是提高质量和实现内涵式进展,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变革人才培育模式,以“文化育人”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近几年的快速进展,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其办学内涵逐渐充实,办学特色不断彰显,社会影响逐步扩大。然而,由于现在的高职院校多数是由中职院校升格或合并而来,办学历史短,办学模式往往沿用以往的体系或照搬本科院校,其文化呈现出过于拼凑或者零碎的特点,缺乏统一性和凝聚力,存在不同程度的重知识传授、轻文化培育,未体现高职特色,人才培育难以达到高职教育培育目标。1 高职院校文化的育人功能1.1 思想教育功能高职学生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其特别的年龄和相对较弱的自制力更易影響其行为和思想。因此,高职院校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更应关注学生的思想教育、性格养成和意志锻炼等,即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使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通过健康、积极的文化引导,促进高职学生拥有良好的的心态,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积极的眼光看待问题,指导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为社会做出贡献。1.2 陶冶身心功能高职学生在告辞高中时代后,进入人才济济的高等院校,难免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出现悲观、消沉的情绪。高职院校通过举办娱乐性和参加性强的校园文化活动,使高职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扩展视野,有利于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培育学生的审美情操,形成健康的心态与良好的心理品质。1.3 实践能力培育功能通过参加学校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高职学生尽快熟知社会行为法律规范与相对应的社会法则,学会了自我管理,提高了自强意识,增强了其适应社会的能力,改变了以往学生只会读书的状况,使学生开始意识到步入社会的重要性,形成开放的心态和自主意识,为日后踏入社会积累宝贵经验。2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存在的问题2.1 文化育人意识淡薄2.2 缺乏高职特色高职院校不同于中职院校、本科院校,是一类特别的教育机构,因其独特的历史和办学方式导致一些高职院校还是沿用以前中职院校的文化模式,或照抄本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