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专业化构建①[摘要]校园文化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育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它的核心是专业文化。归纳出信息类专业文化的核心是“责任、团队、法律规范、创新”;细化了“文化识别系统”“校企制度融通”“课程体系建设”“课外活动体验”“特色环境构建”五个模块内容;提出“管理双员”“社团双导”“老师双师”“活动双核心”和“环境双化”五双并进的专业文化构建措施。[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特色;专业文化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猛进展,其人才培育模式、职业教育理念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全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认同感明显改善。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快速进展,高等职业教育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表现在专业培育目标仍不够精准,学校过分注重扩大规模、改善办学条件的办学思路仍惯性存在,校园文化建设滞后明显。专业是高职教育的内核,专业文化是学生专业成长的基本环境,培育专业文化是高职院校进展的重要对策。本文以高等职业教育普遍设置的信息类专业为载体,尝试构建专业特色文化体系,以期促进专业与职业有效对接,创新教育模式,提升專业建设水平,培育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一、对专业文化的理解泰勒认为“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1]这既指出了文化的具体内容,同时也指出了文化是一个促进个人适应社会的过程。郑金州认为:广义的文化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狭义的文化是指一定社会群体习得且共有的一切观念和行为[2]。说明文化是让个体在组织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制约、激励和熏染下,以群体共有观念和行为习得为目标的一种“教化”过程。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3]。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主体具有学生和准员工双重身份,精神、环境、行为、制度文化中应明确融入行业企业的文化,以职业精神为主要特征。“特定领域决定着一个人的文化、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和前途。”[4]专业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基本系统,其“特定性”主要体现在精神、环境、行为和制度文化中均应融入行业企业的个性文化,以适应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一份对信息类专业人才需求的调查显示,人才的“持续学习能力”,得到了 66.7%项目主管的认同;第二是“独立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