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电梯的安全作业法养成良好的安全操作习惯,是电梯安装、维保、使用及专职管理人员必需的基本素养。以下为一些有用的电梯安全作业法。1、“自我保护法”在电梯的安装、维修、保养工作中,养成自我保护的习惯,实行“不被别人损害”的措施,对作业安全非常重要。例如:在需要检查、维修电梯的电路或运动部件的时候,操作人员除切断主电源开关外,应在主电源开关上挂警示牌或上锁,或将铁壳开关上的熔断体拿下放在工具箱里,待作业完成后再安装上。另外,在检测、修理制动器、曳引机时,操作人员应按下曳引机上的急停开关;在轿顶作业时,应按下轿顶急停开关及安全钳动作开关;在底坑作业时,按下底坑急停开关及涨紧装置安全开关;在更换曳引钢丝绳时,采纳两个葫芦起吊,一个起吊,一个保险,采纳最少保留两根绳的方法,分批更换等。2、“警示保护法”在电梯的施工作业现场,或是在机房、厅门、出入口机器相对运动危险位置,除了加强现场安全管理,设置防护栏之外,贴张警示标记和涂上安全警示色,可以提高视觉警惕,避开“损害别人”和“损害自己”。例如:井道出入口、厅门口张贴“井道施工,危险勿近”;在井道对重与轿箱接近位置张贴“注意对重”;在机房临时检测、修理需短接电路时挂上“短接危险,完工拆除”等。在控制屏有关部位张贴“高压危险,注意放电”等警示牌,在机房曳引轮、电梯转轴、对重、井道底坑护栏、轿顶护栏等危险部位涂上安全警示色等。虽然这些看起来是小事,但时时提醒操作人员和有关顾客,可以减少误操作和机器的损害,并且体现了企业的安全形象和服务意识。3、“称呼回应”法电梯是机电综合、交叉作业较多的机器设备、作业人员常分别在机房、轿顶、底坑、导向轮间、轿内等不同位置操作,除了采纳轿内通话器,报话对讲机等通讯联系工具外,操作人员之间呼响回复的习惯显得异常重要。4、“3OS”法操作人员在每次动作之前,认真认清开关及操作部位,“三思而后行”是操作人员最基本的安全素养。在动手之前暂停片刻,先考虑3OS 左右,想一下如何正确的操作,问一下自己的操作会不会损害机器和别人,确认后再操作。这样可以避开有人呼喊前就操作,也可以减少注意力不集中或心情焦急造成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