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班长的管理是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兵头将尾的班长,作为直接的生产组织者,其素养和修养直接影响“两票三制”的执行质量。因此,对班长的任用和管理,无疑是安全生产管理上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对班长的管理要少一些粗放,多一些细致;少一些弹性,多一些刚性。同时,提高自身遵守相关规章制度的自觉性、认识事物的深刻性、处理事情的法律规范性、个人修养的文明性,成为班长们的当务之急。对班长宽是害、严是爱。应当把中层干部管理的重点放在对班长的管理上,使班长能时时记住在遵守规章上起表率作用,并通过上下监督的刚性机制制约他的违章行为,以减少违章和事故。管理班长,首先要提高班长遵守规程的自觉性。在一个班组里,班员做事要看班长。班长只要不怕麻烦,按章办事,班员自然会增加几分自觉性;反之,假如班长图省事带头违章,这个班就会失去正确的管理,安全生产就少了一道保障。所以,要加强对班长的教育和考核监督力度,使班长带头习惯性遵章而不是领着大家习惯性违章,以保护企业和班组的利益。其次是要提高班长认识事物的深刻性,这就需要不断提高班长的知识水平。假如理论知识水平太低,认知能力就会打折扣,对上级的指导和群众的建议就无法深化领悟和采纳。因此,在适当的时候对班长们进行短训,既休息了体力又增加了脑力,十分有益。第三要提高班长票前准备工作的法律规范性。工作票的工作负责人、工作成员均由班长指派,人员确定后,通知工作成员、学习操作过程、分析危险点也都由班长来组织,这个过程的法律规范性直接影响“两票三制”的执行质量。常言道“磨刀不误砍柴功”,正确的票前准备工作应该先办好票,然后召集所有工作成员对工作票和操作章程进行学习,然后落实分工,探讨完善危险点分析和安全措施,并督促每个工作成员在危险点分析卡上签名。假如有成员对操作步骤不清楚、对危险点不明白、对安全措施不理解,不妨继续学习,直到弄清楚为止。工作后,还应进行简单的总结,交待下一步工作,使工作成员有思想准备。班长应当有能力完成这个过程,其中任何一个步骤出现问题,都应当由班长承担主要责任。可是,少数班长在实现工作中却做得不法律规范,大至有以下 5 种错误做法:第一个是班长在“票前学习”时不通知到每个工作成员,使某些成员不学习、不签名就上现场。这个工作成员很可能因为某个危险点不清楚而出事故;第二个是班长对工作时间、地点、环境交待不清,产生安全事故隐患;三是班长在“票后总结”时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