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轮胎保养的方法轮胎是轮式车辆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其技术情况直接影响轮式车辆的牵引性、通过性、平稳性、安全性、舒适性和经济性。据统计,轮胎的维修费用约占整台车辆正常维修费用的 15%。分析轮胎非正常磨损的原因并实行相应的对策,对防止轮胎非正常磨损、延长使用期限、节约成本、提高其使用效益和保证安全作业等都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轮胎非正常磨损的原因,提出了若干延长轮胎使用期限的措施,供各位用户参考实践,以节约成本,保护机器,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轮胎使用过程当中因各种因素而造成的非正常磨损,是令广阔司机朋友头疼的事情。有轮胎气压的过高、过低,超负荷作业、四轮定位不良、以及操作手驾驶技术不熟练导致的野蛮操作、轮胎的选配和安装的不合理以及外部坚硬物的损害等,都会减少轮胎的使用期限。如何有效规避这些非正常磨损,就需要做好以下这些方面的工作:首先,严格遵守轮胎充气标准,充气后应检查各部位是否存在漏气,并应定时检查轮胎气压,确保符合标准。养成使用气压表测量气压的习惯,不可用肉眼推断。保证轮胎有一定的弹性,在承受的有关规定的负荷时,使其变形不超过规定范围,保证车辆在行驶中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舒适性。备胎的气压要充的相对高一些,以免日久跑气。其次,要正确选配和安装轮胎,并按轮胎规格配用相应内胎。同一机械上装配的轮胎应保证同一品牌、同一结构和同一性能。假如这一点不能做到,应该在同一轴上装配同一品牌、同一规格、同一花纹和类型相同的轮胎;换新轮胎时,应做到整车或同轴同换;带有方向性的花纹轮胎,应当根据相关规定的滚动方向安装;换用新轮胎时,应将新轮胎装在前轮上,修理过的轮胎装在后轮上。为了进一步确保行车安全,翻新的轮胎不准作转向轮(前轮)使用。第三,定期进行轮胎换位。车辆在行驶一段时间后,前、后轮胎在疲劳和磨损程度上就有所不同,因此应该根据相关规定及时换位。换轮胎有交叉法和循环法两种。交叉换位法适用于常常在拱性较大的路面上行驶的车辆,而循环换法适用于常常在较平坦的道路上行驶的车辆。第四,还要控制轮胎温度,车辆在行驶过程当中,轮胎因摩擦、变形而产生热量,使轮胎内部的温度、气压升高。当轮胎温度很高时,不能采纳放气降压的方法,更不能给轮胎泼水降温,以免加速轮胎的损坏。应在荫凉地方停车休息,待轮胎温度降低后方可继续行驶。车辆途中停车和到现场,要养成安全滑行的停车习惯。要选择平整、洁净和无油污的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