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三节第二课时滚滚长江【课标要求】1.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2.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教学目标】a.通过读图2-46,准确描述长江的源流概况(发源地、流经的省级行政单位和地形区、注入海洋、长度、径流量、流域面积、主要支流和湖泊);b.说出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及各河段的自然特征;c.了解长江在水能、航运方面的巨大作用及其开发利用的现状。【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长江的源流概况难点:长江各河段的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突破措施:长江各河段的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这一教学难点的突破可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一分钟的《长江》简介的微视频,学生一起观看老师:今天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长江……二、讲授新课板块一:长江的源流概况学生拿出之前发的长江的空白图,跟着老师一起认识长江的源流概况:教师:同学们,拿出长江卡片,咱们一起绘制长江的干流,通过自学我们已经知道长江干流可以简化为哪两个字母?学生:“V+w”教师:很好,那我们一起来手绘长江。长江发源于…注入…长江的支流很多……学生:唐古拉山…东海……紧接着留给学生三分钟时间记忆长江的概况,同桌或对桌可以根据卡片互相提问或指认……【当堂检测一】1.《长江之歌》中有“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的歌词。你能从这几句歌词中体会到长江的哪些基本特点()①发源地地势高;②春季水量上涨;③向东流人东海;④支流众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读图,回答2-4题:2.图中数字与所对应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搭配正确的是()A.①—岷江B.②—湘江C.③—洞庭湖D.④—上海3.下列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长江中下游平原b.青藏高原c.四川盆地d.横断山区A.bcdaB.bdcaC.bdacD.dbca4.长江的支流.由西向东排列正确的是()A.金沙江、岷江、雅砻江、汉江B.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C.赣江、湘江、乌江、雅砻江D.岷江、湘江、嘉陵江、赣江5.兼跨长江中、上游的省级行政区域是()A.①B.②C.③D.④板块二:各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其开发与利用“图说长江”——展示上、中、下游各河段的景观图片,学生据图描述各河段的自然特征:教师总结:长江上游多峡谷、落差大、多急流,多支流;中游多曲流,其中荆江河段素有“九曲回肠”之称,此外也多支流,多湖泊;下游江面开阔,水流平稳。教师: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长江各河段的水文特征,那我们人类在开发利用长江的时候就要因地制宜,合理地进行开发利用,我们都说长江水能资源丰富,那为什么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下面的提示进行分析。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好,小组讨论结束,哪个小组可以分享一下你们的讨论结果……学生:……教师总结:很好。长江主要流经湿润区,降水丰富,水量大,其中多河段流经地势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因此,长江的水能资源丰富。请同学们在课本53页活动题做好笔记。学生:整理笔记。教师:为了更好地利用长江的水能资源,我国在长江建设了很多水力工程,大家知道目前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是什么吗?学生:三峡水利枢纽教师:那你们知道它建在哪个山脉附近吗?从地形的角度思考,你能说出三峡建设的优势条件吗?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由此我们可以长江看出长江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另外,长江海事我国东西交通的大动脉,自古就有什么样的美称?学生:黄金水道。教师:很好。那我们一起结合下面两幅图,从“水能”和“水运”两个方面,来说一下长江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小组内可以互相讨论。学生:小组内讨论并发言。教师总结:水能方面:水能资源丰富,清洁、可再生,减少环境污染。水运:干流横贯东西,支流连通南北,形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师过渡: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看出长江具有很高的开发和利用价值,但是在长江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长江中下游容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什么?学生:洪涝灾害。教师总结:对,洪涝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