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标兵事迹材料 师德标兵事迹材料:心系乡村孩子 梅香三尺讲台 放弃随军去大城市的机会,毅然留守山村小学;25 年如一日,将一生中最美好的时间倾注在乡村孩子身上;忠孝两难全时,以对三尺讲台的大爱而告慰病塌上的双亲…… 赤子情,糍粑心。这就是牛田镇中心学校 xx 事迹的真实 写照。 xx,女,现年 43 岁,小学高级老师,大专文化程度,现工作于桃江县牛田镇中心学校。该同志 1984 年 7 月参加教育教学工作,25 年里,一直辗转在牛田镇乡村小学,矢志不移地坚守在农村小学一线教学岗位。她以优良的师德,视生如子的情怀,赢得了父老乡亲及一批又一批孩子的赞誉,也先后被学校、上级教育机关和政府授予先进奖项 10 余次,是一位远近闻名的“妈妈老师”。 坚定的选择: “我这一生,无法离开乡村的孩子。” 1984 年,xx18 岁。同年,她所在的三塘湾村村小学,因为偏远而没人情愿前来任教。这种情况下,人生本有着许多更好选择的她毅然走上讲台,成了一名村小老师。此后,她先后以单位工作需要为重,于麻牛小学、郭家塘村小、临市街村小等地任教。这些学校共同的特点是,地处偏远,教学条件很差。可以说,每当学校领导遇到人员不好调配的时候,她总是解决难题的人。而她所工作过的学校,年年都拿到了“模范村小”的奖励。 1999 年,xx 在牛田镇各村小辗转了 xx 年之后,遇到了人生又一次选择。其时,她的在解放军海南某部升职的丈夫,已具备让妻子随军的机会。不去?夫妻两地分居多年,机会难得,而且海口比之牛田,工作与生活环境当然要好;去?日日夜夜与孩子们相处在一起,实在是舍不得他们……最后,面对许多人求之不得的机会,xx 竟又一次留在了孩子们身边。 此后,为了夫妻俩不再分居,xx 丈夫以团职的身份,转业回地方,工作于当地检察院,并将家安置在县城。检察院是个显要的部门,而 xx 两位哥哥,一个是原牛田联校工作人员,一个是湖南农大教授及系主任,有着不错的人脉资源。这样,xx稍做一点努力,就有机会进县城工作。但是,10 来年过去了,就是当儿子在县城上了高中,需要人照顾,她也没向领导提过进城工作的要求,仍坚守在牛田的村小学。有人为她惋惜,她说:“没法,我这一生,是无法离开这些乡下的孩子们了。” 25 年视生如子: “我是母亲,每一个孩子,都是我的孩子。” “入了这行门,就做好这行人。”xx 常常这样说。 xx 这样说,也这样做。 25 年的从教生涯里,xx 以良好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