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把握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了解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认识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正确理解新时期爱国主义,充分认识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更要弘扬爱国主义,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了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把弘扬民族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自觉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做忠诚的爱国者。二、逻辑结构三、内容要点(注:其中带*的为重点问题)*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增强国防观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做忠诚的爱国者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核心。2.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3.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包括: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同仇敌忾、抗御外侮。4.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5.新时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既承接了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吸纳了鲜活的时代精神,内涵更加丰富。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6.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必须坚持的立场和态度;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7.在经济全球化与爱国主义相互关系上,当代大学生需要树立这样一些理念:人有地域不同、信仰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8.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爱国主义的题中应有之意。9.做一名忠诚的爱国者应该做到: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增强国防观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四、文献导读1.《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载《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1983年6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新泽西州西东大学教授杨力宇时,作了一篇名为《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谈话。谈话内容虽然简短,但句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实在值得细细回味。谈话开篇强调祖国统一是问题核心,即强调“一个中国”论。这正是我们海峡两岸能够进行交流与发展的底线,毫无商量余地。随后邓小平还提出台湾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这事此次谈话的核心。这是邓小平思想的一大亮点,“一国两制”打破了国家制度管理的束缚,显示了它灵活应变的一面,其实早在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就发表了关于大陆和台湾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政策,在其中的第四条明确提出:“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私人财产、房屋、土地、企业所有权、合法继承权和外国投资不受侵犯。1983年6月4日,也就是在邓小平发表《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谈话之前,邓颖超在中国人民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也说到:“祖国统一之后,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互为补充,互相支援。只有在现实基础上的真正统一,才能带来国家富强,民族兴旺。赞成祖国统一就是爱国。”由此看来,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背后还有两位功臣。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