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盆腔炎法律规范化治疗思考 摘要:综述了近年来康复医学盆腔炎治疗的多种途径及其讨论进展,探讨康复医学盆腔炎的法律规范化治疗,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 关键词:康复医学盆腔炎;抗生素;综述 康复医学盆腔炎性疾病是指女性上生殖道及周围组织的炎症,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囊肿、盆腔腹膜炎。中医将其归属“热入血室”,“带下病”“产后发热”等范畴,而根据其慢性期腹痛,带下多,包块,月经失调,不孕等临床表现特点,又可将其归属于“瘕”,“带下病”“不孕”等范畴。随着临床上对康复医学盆腔炎讨论的不断深化,对该病的治疗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现归纳总结如下。 1 抗生素的治疗 抗生素是目前慢性康复医学盆腔炎急性发作的主要治疗方法,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尤为关键,使用需氧菌及厌氧菌兼顾的抗生素,用药原则为药物种类少,毒性小,联合用药效果佳。目前抗生素用药方法除静滴外,尚有抗生素腹腔灌注。黄顺彬[1]使用腹腔灌注法治疗慢性康复医学盆腔炎与相同药物静滴设立对比组,则治疗组有效率为%,对比组有效率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盆腔内用药药物浓度明显高于血浆浓度,药物直接作用于炎症部位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全身不良反应较轻。抗生素的宫腔治疗。徐秀梅[2]等选用%的甲硝唑注射液 20ml 加庆大霉素 16 万单位加地塞米松 5mg 联合用药,与月经洁净后第三天常规消毒后用子宫双腔管经宫颈进入宫腔注射给药,总有效率为%。抗生素灌肠。徐桂荣[3]等使用%甲硝唑注射液 200ml 加庆大霉素 16 万单位,隔日加地塞米松 5mg 保留灌肠治愈率为80%。宫旁注射抗生素,陈慧玲[4]等在月经洁净后用丁胺卡那加丹参注射液 4ml加地塞米松 5mg 加 2%利多卡因 2ml,予以双侧宫旁注射总有效率为%。 2 中医药治疗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康复医学盆腔炎的基本原则,不同的学派对慢性康复医学盆腔炎的分型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临床上常分为湿热瘀结型,气滞血瘀型,寒湿凝滞型,气虚血瘀型,肝郁脾虚型和肝肾不足型论治。其病理表现以气、血、瘀、寒、热为主,主要涉及肝脾肾三脏。常用药物红藤、败酱草、蒲公英、丹参、延胡索、皂角刺、制乳香、制没药、桃仁、薏苡仁、制香附、大黄等。对于康复医学盆腔炎合并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月经失调者,采纳中药周期疗法,即在以康复医学盆腔炎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月经周期疗法。经后期酌加滋肾养阴之药,如熟地黄、黄精、桑寄生等补肾填精;排卵期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