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税收征管 【摘要】近年来,建筑业税收在整个税收收入中的比重呈稳步上升趋势。然而,现行建筑业税收征管中仍存在部分问题,文章从征管现状出发,结合行业自身经营特点,思考如何进一步完善建筑业税收征管。 【关键词】建筑业;税收征管;工程项目 一、建筑行业的经营特点 一是建筑业涉及面广,生产周期长短不一。建筑业就是生产建筑产品过程中涉及的各类活动的集合。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建筑业主要包括房屋和土木工程业、建筑安装业、建筑装饰业及其他建筑业。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规定,建筑业包括建筑、安装、修缮、装饰及其他工程作业。由此可见,建筑业涉及面较广。由于各个分行业间经营内容区别较大,进而导致生产特点差异较大,生产周期长短不一。如房屋和土木工程作业工期长,或跨年度,或时断时续跨越数年;而建筑安装工程作业工期则较短,短则数天即可完成。 二是建筑企业数量庞大,从业人员多,以建筑业尤为突出。根据国家统计局投资司的相关统计报告:到 2025 年末,我国建筑行业拥有建筑业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建筑户近 70 万个,从业人员 3,270 万人,营业收入 32,426 亿元。建筑行业中的主要力量是建筑业企业,全国近 13 万家建筑业企业从业人员达 2,791 万人,拥有资产超过 31,600 亿元,当年完成施工产值约 31,000 亿元,实现利税 1,830 亿元。 三是建筑行业经营规模大小不一,经营地点流动性强。根据国家统计局投资司的相关统计报告:到 2025 年末,从事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活动的建筑业企业占 44%,就业人数占 84%,完成建筑业产值占%。从上述数据可见,房屋和土木工程业企业规模相对较大。相应地,从事安装、修缮、装饰及其他工程作业的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完成产值少。此外,建筑业的经营地点就是提供建筑业劳务的地点,其经营内容决定了建筑业经营地点的流动性较强,这些都给日常税收征管工作带来了挑战。 四是建筑行业经营方式多元化。目前,建筑行业竞争激烈,纳税人为规避风险,纷纷实行分包、转包、承包经营等方式。一些资质低的建筑企业或无资质的工程队,甚至通过向有资质的大公司缴纳一定数额管理费后挂靠大公司,以大公司的名义进行投标和签订合同以经营、独立核算。经营方式的多元化,容易混淆建筑业的纳税主体,给税收征管带来一定困难。 二、现行建筑业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建筑行业涉及的营业税及其与增值税征税界限不清。建筑行业涉及面广,较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