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桩基灌注桩的配筋要求建筑桩基-灌注桩的配筋有哪些要求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1、配筋率:当桩身直径为 300~2000mm 时,正截面配筋率可取0.65%~0.2%(小直径桩取高值);对受荷载特别大的桩、抗拔桩和嵌岩端承桩应根据计算确定配筋率,并不应小于上述规定值;2、配筋长度:1)端承型桩和位于坡地岸边的基桩应沿桩身等截面或变截面通长配筋;2)桩径大于 600mm 的摩擦型桩配筋长度不应小于 2/3 桩长;当受水平荷载时,配筋长度尚不宜小于 4.0/α(α 为桩的水平变形系数);3)对于受地震作用的基桩,桩身配筋长度应穿过可液化土层和软弱土层,进入稳定土层的深度不应小于本法律规范第 3.4.6 条规定的深度;4)受负摩阻力的桩、因先成桩后开挖基坑而随地基土回弹的桩,其配筋长度应穿过软弱土层并进入稳定土层,进入的深度不应小于2~3 倍桩身直径;5)专用抗拔桩及因地震作用、冻胀或膨胀力作用而受拔力的桩,应等截面或变截面通长配筋。3、对于受水平荷载的桩,主筋不应小于 8φ12;对于抗压桩和抗拔桩,主筋不应少于 6φ10;纵向主筋应沿桩身周边均匀布置,其净距不应小于 60mm;4、箍筋应采纳螺旋式,直径不应小于 6mm,间距宜为 200~300mm;受水平荷载较大桩基、承受水平地震作用的桩基以及考虑主筋作用计算桩身受压承载力时,桩顶以下 5d 范围以内的箍筋应加密,间距不应大于 100mm;当桩身位于液化土层范围以内时箍筋应加密;当考虑箍筋受力作用时,箍筋配置应当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法律规范》GB50010 的有关规定;当钢筋笼长度超过 4m 时,应每隔 2m 设一道直径不小于 12mm 的焊接加劲箍筋。查询更多建筑企业中标业绩、诚信信息、资质条件,马上一键查询结果,下载建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