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艺术探究 一 建筑和装饰历来是作为一个整体呈现在人们面前,人们在观赏建筑美带来的喜悦和快感的同时,也同样被建筑装饰丰富细致的美感所折服。优秀的建筑总是通过装饰设计的魅力展现出来,使人们为之震动,深受感染。如古希腊、古罗马建筑中的柱石雕刻,门廊装饰;中世纪巴洛克、洛可可式建筑中豪华富丽的天顶、穹隆的装饰;中国宫廷建筑的华丽和园林建筑中的屋脊、长廊上富有象征性的雕刻和色彩强烈、艳丽的彩绘。这些风格各异,造型千姿百态的装饰提升了建筑的审美要求。正是因为建筑上这些装饰造型和装饰物,建筑本身才显得丰富多彩,光彩夺目。在建筑艺术中建筑是主体,装饰是载体,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建筑总是以自有的特性承载着装饰,反过来装饰又美化了建筑。建筑的墙面、地面、天棚、门窗、立柱、长廊等不同部位的造型,都得利于不同的装饰造型手法和审美需要而升华。造型优美、色彩艳丽、工艺考究、功能齐全的装饰艺术必须同建筑谐调一致,相互依赖,组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建筑才有生命力。 二 建筑需要装饰,装饰升华了建筑。建筑上的装饰风格从纵向看,由于时代的不同,建筑中的装饰内容和形式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样式。从横向上看,由于文化、环境、生活方式上的差异,其内容和形式也各不相同。一般来讲,东方的装饰纹样大多是象征性的、意象化的,其中包容了东方人祈求吉祥的美好意愿和精神崇拜的宗教理想。而西方的装饰纹样大多是写实性的,虽然题材上反映了某种理想化的意识和宗教观念,但艺术的造型基本无法超越写实性的造型模式,这也反映了西方人祟尚自然的文化心理。可以认为,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多样化装饰风格同建筑一样,在人类文化史上留下了多彩的丰姿和万千的景象,成为人类文化史上的宝贵财宝。 风格虽然表现于形式,但风格具有艺术、文化、社会进展等深刻内涵,从这一深层含义来说,风格又不停留或等同于形式。装饰的风格往往是和建筑的风格流派紧密结合,有时也以相应时期的绘画、造型艺术、甚至文学、音乐等的风格流派为其渊源和相互影响。[1]建筑风格的不同往往表现出装饰艺术的不同。在装饰艺术有较大改变时,也就能影响建筑风格。因为无论是室内或室外的装饰,它都反映一定的建筑形式,甚至反映出一个时代的建筑风格。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形式,从柱式的型制、表面的装饰以及山花的装饰都反映得十分清楚。巴洛克时期的建筑风格独特,装饰豪华,追求感官的享受和显示财宝,形成了建筑新风格。装饰语言最明显的特征是运动感,用大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