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 20XX 年度十大人物潘建伟事迹材料:量子通讯科研带头人 20XX 年 2 月 8 日,潘建伟获“感动中国 20XX 年度人物”。以下是关于感动中国20XX 年度十大人物潘建伟事迹材料。 感动中国 20XX 年度十大人物潘建伟事迹材料(一) 潘建伟(),浙江省东阳市人,物理学家。 1992 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1995 年获该校理论物理硕士学位,1999 年获得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博士学位,20XX 年加入九三学社,20XX 年入选中组部首批“千人计划”,20XX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潘建伟长期从事量子光学、量子信息和量子力学基础问题检验等方面的讨论,对量子通信等讨论有创新性贡献,是该领域的国际著名学者,潘建伟有关实现量子隐形传态的讨论成果入选美国《科学》杂志“年度十大科技进展”,并同伦琴发现 X射线、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等影响世界的重大讨论成果一起被《自然》杂志选为“百年物理学 21 篇经典论文”。其讨论成果曾 6 次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中国年度十大科技进展新闻”、5 次入选欧洲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进展”、4 次入选美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事件”。 20XX 年 2 月 8 日,获“感动中国 20XX年度人物”。 1970 年 3 月 11 日,潘建伟出生于浙江东阳,先后毕业于马宅镇雅坑小学,吴宁镇中学。 1987 年,从浙江省东阳中学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 1996 年,硕士毕业,经导师推举,潘建伟赴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量子实验讨论的世界级大师蔡林格。 1997 年开始,潘建伟每年都利用假期回到中国科技大学讲学,为中国在量子信息领域的进展提出建议,并带动一批讨论人员进入该领域。 1998 年,作为学生参加了他的奥地利老师 Anton Zeilinger 教授(奥地利科学院院长)成功实现纠缠态交换(1998)。 1999 年,潘建伟作为第二作者的量子态隐形传输实验取得“量子信息实验领域的突破性进展”,这个实验被公认为量子信息实验领域的开山之作,欧洲物理学会将其评为世界物理学的年度十大进展,美国《科学》杂志将其列为年度全球十大科技进展。 20XX 年,潘建伟入选“中科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并获得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的支持,在科大组建了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实验室。 20XX 年,首次实现纠缠态纯化以及量子中继器的成功实验;首次成功地实现了自由量子态隐形传输。 20XX 年,潘建伟与杨涛、彭承志等同事们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