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欢乐的人 成为欢乐的人 欢乐,是一种心情,是一种态度,可以释意为喜的一种心理活动。“人逢喜事精神爽”,我们每每遇到高兴的事情,如买到一本自己向往已久的好书,考上一所理想的学校,为他人做了一件好事,内心就感到非常欢乐,这些便是欢乐的表现。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欢乐的人呢?其实途径有多种。 第一种称之为精神欢乐法。这主要包括两类人:一类是以鲁迅先生笔下那个以精神胜利而洋洋自得的阿 Q 为代表,他们社会地位低下,生活艰难,处处受人欺负却靠精神胜利、以惊人的健忘来麻痹自己每天游手好闲,好象过的很欢乐。一类是以曹雪芹笔下那个斗鸡走狗、挥霍无度的“呆霸王”薛蟠为代表,他们家庭地位高生活富裕,却不学无术,游手好闲,每天出入酒肆歌楼,过着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生活,好象过的十分逍遥欢乐。 第二种称之为个人欢乐法。这主要以东晋时期的田园诗人陶渊明为代表,陶渊明曾在担任彭泽令期间,造福一方百姓。但是,没过多久,他却因“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辞官回乡,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逍遥自在的田园生活,从此不问朝政,躬耕田垄成为一个具有文人情怀的隐士。他个人不被富足的生活蛊惑,又能在贫贱中保持着做人的尊严和内心的欢乐。 第三种称之为大家欢乐法。这主要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北宋名臣范仲淹为代表,他抛下家室与韩琦一起镇守陕西,屡次击退了西夏、契丹的侵略,保卫了国家的安全;在那“长烟落日孤城闭”的荒山野岭上,他也曾想过家,沉吟过“浊酒一杯家万里”的诗句然而他想到“燕然未勒归无计”,就在那里餐风饮露度过了半辈子。他为了让的人能够欢乐,牺牲了自己的欢乐。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所说的,要成为自己幸福的匠人和制造者,就必须先成为全体工人和农民幸福的匠人和制造者。当他成为全体工人和农民幸福的匠人和制造者时他便成了自己幸福的制造者。 以上三种成为欢乐的人的途径,第一种精神欢乐法千万不能学,因为它是一种精神鸦片,使人精神麻木,大则可以亡国小则也会破家。第二种个人欢乐法也是不足取的,因为归隐是一些中国失意文人自欺欺人的生活方式,其实这是他们自慰的一种方式,更是他们躲避责任的一种方式,是他们缺乏毅力和勇气的一种表现。我们千万不要被他们所误导,不论前面的路有多坎坷,我们都要坚持不懈地走下去,更要敢于肩负起肩上的责任和使命。第三种大家欢乐法才是我们真正应该选择的。因为当一个人为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