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引领下的“旅游小镇 4.0”一、旅游小镇的 4.0 版纵观旅游小镇的发展历程,既经历了中国旅游产业本身的阶段层级,又深度契合了中国新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我们可以区分出观光旅游的 1.0 版、休闲旅游的 2.0 版、现代度假旅游的 3.0 版、特色小镇推进后的 4.0 版。最早期的旅游需求是观光需求,观光需求带动下,以江南六大古镇(周庄、同里、?f 直、西塘、乌镇、南浔)、丽江古城、平遥古、四川阆中古城、安徽歙县古城为代表的古城古镇因为建筑风貌和环境氛围的独特性,进行了开发,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成了后期旅游小镇发展的标杆,这一阶段是旅游小镇发展的 1.0 阶段。伴随着中产阶级规模的扩大、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特别是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众休闲的需求日益强烈。旅游小镇不断发展,旅游带动餐饮、住宿、交通、游览、购物等旅游基础业态聚集,完成了由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的升级。微度假的需求促进城市周边旅游小镇的发展,形成了卫星镇的发展趋势,周庄、同里旅游小镇面向上海,黄龙溪小镇面向成都,长寿古镇面向重庆„„诸多城市周边型旅游小镇满足了旅游人群休闲化的需求。这一阶段,新兴小镇层出不穷,而传统的古镇也完成休闲聚集,实现了升级发展,逐步进入休闲旅游小镇 2.0 阶段。国民休闲纲要、带薪休假制度的出台和实施,民众观光旅游全面普及,周末休闲、自驾游进入常态化,旅游进入大众旅游时代。大众旅游时代,追求健康和精神享受,追求多元化、个性化的旅游体验与服务,逐渐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主要需求,“三避五养+微度假”成为新的特征,也加速了旅游小镇的创新发展。温泉旅游小镇的出现,体现出休闲吸引力和养疗吸引力,满足休闲养疗的需求,汤口镇、安宁温泉、腾冲热海等陆续建设;运动休闲小镇则拥有运动支撑和国际运动者的支撑,满足运动休闲的需求,足球小镇、马拉松小镇、赛车小镇、滑雪小镇等百花齐放;养生小镇因为养生业态的聚集形成养生生态圈,满足了养生疗养等需求;吉林松江河镇、浙江古堰画乡、怒江的丙中洛等避暑小镇,海南云南等地的避寒小镇不仅满足了大众避暑避寒的需求还带动了区域旅游小镇的振兴发展。大规模的休闲度假出现,推动旅游小镇多层次发展,进入面向度假需求、面向度假人群的发展结构,进入了度假旅游小镇的 3.0 阶段。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中国未来综合发展顶层设计的核心主题,面对中国城镇化化发展的战略机遇,特色小镇成为中国重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