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妇联对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研报告 **县是一个农业大县,由于经济进展相对滞后,农民通过农业生产获得的收入十分有限,外出务工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谋生就业的重要途径。随着他们的外出,另一个特别群体—农村留守儿童也随之产生。为了解全县留守儿童现状,进一步做好留守儿童工作,**县妇联就全县留守儿童问题深化 43 个乡镇和相关部门进行了一次调研。 一、基本情况 **县现有人口 87 万人,其中 0-15 岁的儿童 14.82 万,留守儿童 4.39 万人,占儿童总数的 29.84%。留守儿童中单亲在外务工的约占 47%,双亲在外务工的约占 53%;70%的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隔代带养,15%由亲戚带养,5%在邻居家寄养,寄宿等其他形式的留守儿童为 10%。调查发现,儿童留守率与当地经济进展密切相关。在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乡镇,留守儿童已成为学生的主体,而在交通便利、二三产业进展较快的乡镇,留守儿童数量相对较少。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令人堪忧。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监护人又因年龄、文化、体力等条件限制,无法给予孩子正确的学习指导和监督,导致孩子出现厌学情绪。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大多处于中等和中下等水平。如江口镇中心小学 289 名留守学生中,成绩优秀的仅占 12%,68%的为中等和较差。此外留守儿童的辍学率也相对较高。据统计,XX 年度全县小学学生辍学率为 1.2%,初中为 3.4%。而留守学生分别为2.5%和 6.84%。由于监护人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加上缺乏与学校的积极沟通和配合,错过了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这些都是影响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 2、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亟待关注。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生活上缺少必要的关爱,再加上监护人缺乏教育常识,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部分留守儿童情绪消极,失落自卑,感觉孤单,甚至心理压力过大,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性格脆弱、任性、叛逆,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沟通的主动性,形成一定的人格障碍。调查问卷中,虽然60%的留守儿童认为“最大的痛苦”是“父母不在身边”, 55% 的认为“看到别的孩子和父母在一起时很难受”,但选择“你最大的愿望”时,选择“父母能在身边”的只占 19%,多数孩子选择了“学习好将来出人头地”,由此可见留守儿童比较自我的个性。在自我评价一栏中,认为在家中自己是活泼开朗的只占 45%,认为在家中自己胆小、孤僻、不善交往的占到了55%。许多留守儿童缺乏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