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讨论 摘 要: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战略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中存在着众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削弱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还形成了较大的金融风险。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现状,并深化探讨形成这种局面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最后提出相关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风险管理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逐步缩小,但仍是我国金融业的最重要的主体之一。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不良资产高、风险隐患大的问题,其面临的信贷风险甚至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这不仅严重削弱了自身的竞争力,而且危及了整个金融业的生存与进展,不得不引起理论界和实务部门的广泛关注。 1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现状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高,信贷资产安全性差 如表 1 所示,虽然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从 2025 年第一季度的%下降至 2025 年第三季度的%,整体上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但是却远高于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同时,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实际上集中了绝大部分的信贷风险。假如不良贷款转化为真实损失,国有商业银行将遭受相当大的负面冲击,甚至可能危机到整个金融系统的安全。 信贷资金长期占用率高,流动性差 我国的银行机构普遍存在中长期贷款所占比例过高的现象,由表 2 可见,整体上,我国金融机构的贷款中约有 50%是中长期贷款。机构资产的流动性过差,不仅影响了其盈利能力,而且容易加剧信贷风险。对国有商业银行而言,由于大量的贷款投放于固定资产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住房抵押贷款等长期贷款,资金周转非常缓慢。而部分承兑汇票因到期无法兑付形成垫款被迫转贷,大量流动资金贷款被企业长期占用,进而转化为铺底流动资金,这些都进一步降低了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流动性。 信贷资金筹资成本高,盈利能力差 我国一年期存贷基准利差有明显的走低趋势。随着 2025 年 12 月我国资本市场的全面开放,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进驻我国金融市场,银行业的竞争进一步激烈化,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着优质客户流失、客户群体边缘化的危险,为应对这种状况,国有银行本身也有提高存款利率、降低贷款利率的趋势,这无疑进一步提高了国有银行的筹资成本并削弱了其盈利能力。 2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