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物流“五大”进展趋势 内容摘要:本文对物流概念与物流业的形成与进展做了简单的回顾,分析了我国物流业进展的障碍因素和解决措施,简要预测了我国物流业的进展趋势。 关键词:物流 进展 现状 趋势 物流业的形成,是现代产业演进、升级的产物,作为一个将生产与销售连接起来的中间部门,为企业更快的将商品和服务传送到消费者手中,为消费者更便利的获得商品和服务,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广泛吸收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成果,将专业化分工推动到更高的层次,引起了流通领域的一场革命。在现代大生产的格局中,物流业的进展,与企业家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开拓市场以及猎取利润的努力互动,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而产生的电子商务的兴起,物流将获得进一步进展的更大空间。 物流业的形成进展过程 物流的概念是在进展中形成的,最初的物流术语在西方国家出现也不过 50 多年历史,它源于美国的 20 世纪 30 年代的美国军事系统,后引入工商业。英文为Physical Distribution,即实物分配,包括企业、销售商自身的运输、仓储、包装和搬运等活动。50 年代引入日本等国,1956 年,由于日本政府担心物流的进展缓慢可能拖累处于高速增长的日本经济,遂由日本生产效益本部向美国派遣了一个流通技术专门考察团,考察团回国时带回了这一术语,直到 1965 年日本政府在所制定中长期经济进展规划报告时,对物流表现出了相当的重视,在报告中首次使用了“物的流通”这一术语,并强调了加速“物的流通”现代化,1970 年左右,日本开始用物流这一更为简洁的表达方式来代替“物的流通”,自此,作为企业经营中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物流得到了迅猛进展。该术语由日本引进、传播后传入我国,我国则在 80 年代初才接触物流这个概念的,而在我国广泛运用物流概念并重视物流的作用只是近几年事情。 物流首先作为“第三利润源”而引起重视的,所谓第三利润源,是针对企业的利润来源而言的,企业第一利润源来自企业销售额的增加,第二利润源是生产成本或者进货成本的降低,而由物流降低成本所得的利润则成为企业第三利润源。在这里,物流被定义为对物资的流通配置,包括制造商、流通商的装卸、运输、仓储、搬运等一系列的过程,对物流的重视被提高到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的高度,成为物流定义的第一个转折。 随着经济的进展,将物流仅仅定义为装卸、运输、仓储等过程,已经不能适应企业生产规模化、系统化的要求,大规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