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知识产权进展进入战略转型期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和管理工作体系,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工作取得明显进步。总体来看,我国的知识产权立法相对先进,但缺乏实施和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经验,管理和执法水平有待提高,地区和产业的进展不平衡,政策和机构之间的协调性亟待加强。我国的知识产权进展进入了战略转型期,要从提高灵活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入手,实现战略性转变。关键词:知识产权,进展战略,中国一、我国知识产权体系进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和管理工作体系,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工作取得明显进步。我们仅用 20 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历程,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公认。总体来看,我国的知识产权立法相对先进,但缺乏实施和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经验和能力,管理和执法水平有待提高,地区和产业的进展不平衡,政策和机构之间的协调性亟待加强。建立了基本与国际接轨的主要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管理和执法体制,但存在部分法律缺失,管理、执法体系有待完善目前,我国的知识产权基本法律体系比较健全,但有局部缺失;有些法律可操作性不强,需要完善和修改。如,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台反垄断法,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中也没有可操作的反垄断条款;新型知识产权的立法有待加强。我国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和行政执法并存的双轨制执法体系,以及中央和地方分层设置的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由于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涉及各行各业,与知识产权有关的管理部门较多,在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下,各部门之间缺少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政策协调性差;多头分散管理导致部分立法冲突,管理越位和缺位并存;缺乏适用人才和经费不足影响了管理和执法水平。知识产权成为重要的产业竞争工具,全社会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和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不足目前,我国企业和产业面临新技术和知识产权的严峻挑战,只有把先进的技术与资源和劳动力优势结合起来,不断创新,才能真正形成长期竞争优势。由于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起步较晚,企业和全社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不足。一是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知识产权的制造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98%~99%的企业没有申请过专利,3/4 以上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二是大部分企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灵活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和国际规则的能力。既存在随意和无意侵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