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房颤抗凝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房颤抗凝治疗的现状与进展_第1页
1/26
房颤抗凝治疗的现状与进展_第2页
2/26
房颤抗凝治疗的现状与进展_第3页
3/26
房颤抗凝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关键词】 房颤 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罹患人口约1%,其发病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在70岁以上的人群中已达7%~8%,房颤除引起临床症状和影响生活质量外,还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最严重的是脑栓塞。在美国每年的发生率是4.5%[1],在所有中风病人当中,有15%是由于房颤所引起,在80岁以上的个体中,房颤是独立致病原因,而且房颤所致的中风症状更严重,是房颤致死致残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房颤病人的抗凝治疗十分重要。 1 房颤抗凝治疗的现状 ATRIA 讨论表明,美国房颤适合抗凝治疗的患者中,55 岁以下、55~64 岁、65~74、75~84 岁以及 85 岁以上患者华法令的应用率为 5 5%。然而,在对中国部分地区房颤患者的回顾性调查中,住院患者抗凝治疗率仅%;胡大一等在中国人群所作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率仅 2%,可见在中国对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推广和普及任重而道远。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对房颤的抗凝治疗进行了广泛讨论,目前,华法令的抗凝效果已经得到公认,有关的临床试验已经证实华法令在房颤相关的中风中的有效作用,比较试验发现,华法令的抗凝治疗的结果使得房颤相关性中风的危险减少6 8%,总死亡率下降 33%。然而试验同时发现华法令治疗使得病人出血的危险从%增加到 1.3%。由于华法令存在治疗窗口窄,伴有出血并发症及必须定期监测血指标等缺陷,使得其在临床应用中受到限制。人们试图寻找更加安全有效的药物达到抗栓的目的。 积极评价抗凝治疗的适应证和强度,对于有效预防脑卒中,减少出血并发症,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AFFIRM 讨论建议对所有房颤患者,以及虽然恢复并维持了窦性心律,但存在脑卒中危险因素的患者都应给予持续抗凝治疗。目前一致的认为是应根据危险分层来选择合适的抗凝治疗。瓣膜病性房颤患者应积极主张用华法令抗凝,使 InR 稳定在 2~3 之间。近年来,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关于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美国胸科医院关于慢性房颤患者抗凝指南指出:对于小于 65 岁,无高血压病、栓塞病史、近期心力衰竭病史的房颤患者,使用阿司匹林 300~325mg/d,对于预防栓塞并发症即安全又有效,而对于大于 65 岁特别是 75岁以上,先前存在基础心脏病或危险因素的房颤患者应 给予华法令治疗。另外美国 ACC/AHA 制定的房颤抗凝治疗指南指出:脑卒中高危因素的患者 InR 应控制在 2~3 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房颤抗凝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