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松解治疗臀肌挛缩症 【关键词】 臀肌(筋膜)挛缩症 臀肌(筋膜)挛缩症是由于臀肌及其筋膜纤维化而引起髋关节外展外旋挛缩畸形和屈曲障碍,表现以蹲坐姿势异常及特有步态为临床特征、好发于儿童的一种疾病[1]。我科自 1995 年 1 月至 2025 年 12 月采纳沿挛缩带走向作切口,手术松解治疗臀肌挛缩患儿,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 44 例 80 髋,男 20 例,女 24 例;年龄最大者 15 岁,最小者 6 岁,平均年龄 岁。左 37 髋,右 43 髋。均有反复接受臀部肌注药物史。 临床表现患者均表现出同样的蹲坐姿势异常及特有步态,双侧病变患儿站立或行走时呈外八字步,跑步时更明显。坐位时,双腿不能靠拢;下蹲时,双膝必须分开,作向外划圈动作,呈典型的蛙式位。中立位屈髋均小于 45°,要外展外旋才能完成屈髋动作。74 例臀部外上方可见皮肤凹陷,皮下可及坚韧之条索物,并向下伸至大转子。屈伸髋关节时,该条索物在大转子前后活动伴有弹响,所有患儿坐位交腿试验和并腿屈髋试验均为阳性。X 线检查:全部患儿无骨骼病变。5 例患儿可见假性双髋外翻,股骨颈干角大于 130°。 治疗方法麻醉下,患儿取侧卧位,在粗隆上方沿挛缩带走向作切口至大粗隆顶端,显露挛缩带并分离。在靠近髂胫束处切断,并适当切除 2~3 cm 长挛缩物。松解臀大肌上半部附着筋膜,认真指检,对一切影响髋关节内收、屈曲的纤维变性组织予以切断。有时需切断部分阔筋膜张肌。可一期完成双髋手术。术后双膝并拢,膝上予以绷带缠绕,防止外展外旋。术后第 2天即可改为屈髋 60°~90°、屈膝 30°~90°位固定,双膝仍并拢,1 周后下床行并膝下蹲练习。 治疗结果切口均一期愈合。本组 44 例80 髋,全部获得随访,最长者 4 年,最短者半年。治疗结果根据武汉同济医院儿科治疗臀肌挛缩疗效标准[2]评定,优为 36 例 70 髋,占%;良 8 例 10 髋,占%。44 例患者无一例复发。 2 讨论 臀肌挛缩症的治疗我们的经验是首选手术松解,中医手法推拿按摩、分筋理筋及物理治疗臀肌挛缩缺乏病例观察。本组患儿发现较晚,症状较重,畸形明显,均具有手术指证。手术切口形式较多,我们体会是沿挛缩带走向作直切口,定位精准,方便延长,相对较短。 术中处理要点对挛缩带的处理,一般应切除 2~3 cm 长挛缩物,不作 Z 字延长,这与其他报告略有不同之处。我们认为,切除一段挛缩物后,不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