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并购讨论现状与趋势展望 [摘要]技术并购讨论目前正处于第三阶段,即对技术并购模式、绩效等领域的多元化讨论。技术并购已在对企业财务绩效影响方面形成了重要进展,而关于企业技术绩效、产品绩效等的讨论更日渐丰富。目前,中外学者就技术并购的内外部动因已经初步形成了共识,但在并购模式与并购绩效方面仍存在一些学术争论。未来技术并购期待着在技术并购对于并购企业的影响效果即技术绩效、财务绩效等方面的讨论形成共识,在技术并购形成与作用机理的动态讨论方面实现突破。 [关键词]技术并购;动因;绩效;模式 一、引言 以信息、生物等高新技术群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已成为区域经济进展的重要推动力。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新产品更新速度的进一步加快,现今的技术创新中,对创新所需资源’的多样性、互补性要求;消费市场中,顾客需求的多元化,进一步增强了社会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多元需求,从而使许多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从依赖于自身 R&D 的技术获得资源转变为依靠技术并购获得资源。越来越多的国际大企业开始寻求外部技术资源以猎取技术。一些世界级的公司如 CISCO、GE、IBM 等均已通过技术并购,为公司的技术成长带来了显着的成果。目前,技术并购已成为企业快速提高自身创新能力,提高经营绩效的重要手段。技术并购的理论与实践讨论、政策讨论、决策讨论,成为目前大型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技术并购进展的三个重要阶段 1975 年,经济学家威廉姆森(Williamson Oliver E,)在其着作《市场与等级:分析与反托拉斯,内部组织经济学讨论》中,第一次对技术并购进行了理论讨论,之后的讨论逐渐呈现出三个阶段的进展态势。 国外此领域的第一阶段讨论主要集中于 20 世纪 80 年代至 90 年代初期的欧洲地区,讨论集中于对技术并购市场现象及深层机制的探究讨论。这其中,厄特巴克和雷特伯吉(1982)以瑞典市场为背景进行了实证讨论;O,格林斯川和雅科布松(1983)则对欧洲市场所发生的 13 个技术并购案例进行了跟踪访谈与深化剖析,并发现影响技术并购成败的五个重要因素。随后,二人又在“创新公司的并购与管理”(1984)中揭示了技术并购的卖方市场特性,即以技术型小企业的垄断为特征。而最终格林斯川和斯约兰德(1990)以瑞典的技术并购实证讨论为依托,提出了一种通过在大企业间进行小企业买卖的技术贸易新机制,从而基本构建出了技术并购市场讨论的理论框架。 在对技术并购市场进行了初步的探究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