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尺背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摘要】 目的 分析吻合神经的拇指尺背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吻合神经的拇指尺背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 11例。结果 皮瓣外观、质地、感觉恢复好,功能满意。结论 该皮瓣血供可靠,创伤小,操作简单,供区功能损害小。【关键词】 拇指尺背侧逆行岛状皮瓣;指端皮肤;缺损 拇指功能占手功能 50%,受伤率高。拇指皮肤缺损临床常见,治疗原则是尽可能保留拇指的长度。拇指尺背侧逆行皮瓣最早由法国学者 Brunelli 于 1991 年报道,1999年对皮瓣的解剖和临床应用做了进一步报道。目前国内临床报道也逐渐增多。我院于 2025~2025 年共应用 11 例,效果满意。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本组 11 例,男 9 例,女 2 例,年龄 20~56 岁,平均岁。伤因:机器伤 8 例,其他伤 3 例。修复部位:拇指掌侧 10 例,背侧 1 例。皮瓣最小面积为 cm× cm,最大面积为 cm× cm,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 3 个月~2 年,皮瓣质地和色泽好,无臃肿,手指活动满意。 手术方法 皮瓣设计 旋转点为拇指背尺侧,掌指关节至近节指骨颈水平之间均可。轴心线平行于拇长伸肌腱尺侧缘,以拇指腕掌关节尺侧与指间关节尺侧的连线为轴心线。或以拇指屈曲关节背侧中点与掌握指关节背侧中点连线划一直线,以连线为基线,在第一掌骨头水平向尺侧偏 1 cm,IP 水平向尺侧偏 cm,这两点连线就是拇指尺背动脉的体表投影。 手术步骤 先于皮瓣蒂部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向两侧分离达伸肌腱浅面及骨间肌肌膜浅层,显露拇尺背侧动脉走行线,将血管蒂及两侧各 cm 软组织一并游离。再于皮瓣近端及两侧切开,保留指背静脉及桡神经浅支的尺背侧支于皮瓣内,将皮瓣掀起,松止血带,观察皮瓣血运。如血运良好,即通过开放隧道逆行旋转覆盖指端缺损,拇指尺背侧神经与桡侧指固有神经吻合,间断缝合皮瓣周缘,供皮瓣区植皮,不做直接缝合。 结果 11 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 3 个月~2 年,指端外观好,质地柔软,耐磨,无明显触痛。两点辨别觉达 5~8 mm,供区无明显并发症。此术式不损伤手指主要血管、神经,操作简单,血运可靠,成功率高,重建指腹感觉恢复满意。 2 讨论 拇指尺背侧皮瓣的解剖学基础 1999 年Brunelli 等[1]报道拇指尺背侧动脉在第1 掌骨头水平,系拇指掌面拇主动脉的分支,该动脉自拇主动脉发出后,穿拇收肌间隙到拇指背尺侧,在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