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罐配合推拿的临床应用【摘要】 在推拿科里,配合推拿的火罐疗法以走罐、闪罐、留罐为主。但是湖北中医学院的王绪前教授有一套独特的火罐疗法-拉罐法。此方法不仅使用范围广、操作简便、而且有很好的疗效。下面介绍了拉罐的具体操作方法和运用事项。 【关键词】 拉罐; 寒湿; 痛症 拉罐法是闪罐法和走罐法的一种有效结合。具体操作方法是先在皮肤上涂上适量的介质,然后再用闪火法将罐拔于施术部位,接着循着需要拔罐的线路单方向拉罐,力的方向朝后上,拉一定距离后,罐会自动离开皮肤,按上法反复多次施术直到皮肤潮红为止。通过反复的对皮肤紧、拉、松,其形成的物理刺激对改善皮肤下的微循环和营养供应起到很好的作用。不仅如此,它包容了闪罐法和走罐法的独特优点――对治疗部位的选择性不高而且刺激量较大。根据临床实践也可以看出它的良好疗效。 湖北位于长江流域,湿气较重;再加上夏天气温很高,人们贪凉,长时间呆在空调房中,因此来推拿科就诊的大多数痛症病人以寒湿为主。以下介绍在推拿科常见的六种疾患是如何用火罐配合推拿治疗的。 1 落枕 是由于睡姿不当或风寒之邪侵袭项背,导致局部经脉不调,气血闭阻不通,临床以颈项部强直酸痛不适,转动不灵,活动受限为特点。患者取坐位,医者先用揉法、扌衮法、 拿法松解双侧颈肌;然后在颈部痛苦部位涂适量的润滑膏,选择适当大小的火罐,用闪火法将罐吸拔与痛苦部位,再沿着肌肉的走行方向拉火罐,至痛苦部位出现红色瘀斑为止;然后医者手按患者的双侧合谷穴,命患者自行尽最大可能的转动头。根据患者述说的仍旧不适的部位再着重的拉火罐,切忌将患者的皮肤拉破。一般情况 1~3 次治愈。 2 颈椎病 是长期用枕不当,睡眠时颈部得不到支撑,头部呈强迫性低头姿势,使颈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痉挛状态,颈椎曲度变直;或长期伏案工作,造成颈部肌肉劳损,颈椎曲度消逝;或由于颈部外伤等原因引起的颈椎间盘、骨及关节发生退行性改变,影响邻近的肌肉、神经、脊髓、椎动脉等而导致的以颈项及肩背部痛苦、活动受限等症状为特点的综合征。患者取 坐位,医者同样先用揉法、 扌衮 法、拿法放松双侧颈肌;再用拨法拨离颈部僵硬之筋,同时用 扌衮 法松解肩胛区及其周围,还要配合点按肩井、秉风、天宗、肩贞、大椎等穴和拿风池、拿肩井等手法;假如患者上肢麻木还需配合拨极泉、拨尺神经、点曲池、点合谷等法;然后在患者的颈项部涂上润滑膏,用拉罐法沿风池到大椎这两条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