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振动危害人体的五方面因素

振动危害人体的五方面因素_第1页
1/2
振动危害人体的五方面因素_第2页
2/2
振动危害人体的五方面因素振动的频率:一般认为,低频率(20Hz 以下)、大振幅的全身振动主要作用于前庭、内脏器官。振动频率与人体器官固有频率一致时,可产生共振,使振动强度加大,作用加强,加重器官损伤。低频率、大强度的局部振动,主要引起手臂骨关节系统的障碍,并可伴有神经、 肌肉系统的变化。如 30Hz~300Hz 的振动对外周血管、神经功能的损害明显;300Hz 以上的高频振动血管的挛缩作用减弱,神经系统的影响较大;1000Hz 以上的振动,则难以被人体主观感受。据调查,许多振动工具产生的振动,其主频段的中心频率多为63Hz、125Hz、250Hz,容易引起外周血管的损伤。振动的强度和时间:手臂振动病的患病率和严重程度取决于接触振动的强度和时间。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振动性白指检出率随接触振动强度和接触时间延长而增高,严重程度亦随着接触振动时间延长而加重。环境因素,包括气温、气湿。环境温度和湿度是影响振动危害的重要因素,低气温、高气湿可以加速手臂振动病的发生和进展,尤其全身受冷是诱发振动性白指的重要条件。所以手臂振动病多发生在寒冷地区和寒冷季节。操作方式:劳动负荷、工作体位、技术熟练程度、加工部件的硬度等均能影响作业时的姿势、用力大小和静态紧张程度。人体对振动的敏感程度与作业时的体位及姿势有特别大关系,如立位时对垂直振动比较敏感,卧位则对水平振动比较敏感。有些振动作业需要实行强迫体位,甚至胸腹部直接接触振动工具或物体,更加容易受到振动的危害。静态紧张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并增加振动的传导,加重振动的不良作用。个体因素:据讨论,常温下女性皮肤温度较低,对寒冷、振动等因素比较敏感。年龄较大的工人更易发生振动危害,并且治疗效果较差,较难康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振动危害人体的五方面因素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