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效益审计与环境审计进展的新路子【摘要】效益审计和环境审计是受托经济责任内容拓展的内在要求。本文从科学进展观的本质要求出发,针对当前经济效益低下、环境问题严重的现状,提出进展有中国特色的效益审计和环境审计的新路子。 一、加强效益审计和环境审计是贯彻落实科学进展观的本质要求 科学进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进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全面贯彻科学进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区域协调进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深化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深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等各项任务,这对新时期的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具体体现为必须加强效益审计和环境审计。十届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 “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建议将环保纳入政府绩效评估和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十一五”规划纲要把提高资源效益和加强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国家战略位置上,这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同时也标志着我国环保事业进入了新的进展阶段,踏上了新的征程。因此,贯彻落实科学进展观,在本质上必须要求加强效益审计和环境审计。 根据科学进展观的要求,我们必须做到至少七个坚持,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经济社会协调进展,坚持城乡协调进展,坚持区域协调进展,坚持可持续进展,坚持改革开放和坚持以人为本。所有这些“坚持”结合起来意味着要求我国的整体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都必须得到极大的提高。为此,加强效益审计和环境审计已成为我们国家整个审计工作的重要战略选择,同时也是历史和现实的选择。 二、我国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现状分析 我国从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上取得了显着的成绩,国内生产总值连续 20多年保持较高的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也显着提高。在整个“十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的进展更是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人均GDP 不断攀升、就业目标超额完成、农民收入大幅提高、经济结构日益优化,但唯独环境指标完成得很不理想,资源利用率较低、生态环境恶化日趋严重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进展中的重大问题。 资源利用效率极其低下,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相当紧迫 据有关报道,我国目前的资源利用效率极其低下,具体表现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