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工程造价管理困境及解决方案 随着我国建设工程行业的不断进展,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这一技术性难题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所谓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是指在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设计、发包、承包和施工阶段,将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使得该建设项目中的人力、财力、物力能够优化配置,发挥最大功效,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最好的社会影响力。 一、工程造价管理的困境 1.部分施工单位管理不完善部分承揽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组织结构不严密、提出的施工方案也不合理,使得计划方案流于形式,施工时组织结构杂乱无章;施工工人职业技能不高,素养低,责任心不强;施工单位节约意识差,在施工时严重浪费建筑材料;管理体系不完善,质量观念差距容易导致重复返工;工艺性消耗过大等现象都无形中增加了工程造价。更有甚者,有的施工单位为增加本单位的经济效益,擅自改变设计方案,以增加工程量。另外,部分工程造价人员在编写预算和决算时与施工单位勾结,重复计价、高套定额、增加工程量、提高材差,为谋求个人利益弄虚作假、高估冒算,人为地提高了工程造价。 2.工程监管机构未起到应有的作用加强工程监管的力度有利于法律规范建设项目各参加方的各项行动;有利于提高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保障施工安全;有利于提高投资决策时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为实现高质量、高效率、低费用的全方位服务提供了更专业的监控手段。实际上,目前我国大部分工程监管机构都没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存在的意义只是一种程序需要。现阶段监管人员社会地位不高,收费低廉,且人员素养偏低,缺乏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不能严格监控工程的质量和资金的使用率。部分监管人员在工程验收过程中敷衍了事,没有根据验收标准严格把关,为谋求个人利益给施工单位以次充好、偷工减料或少干多算制造机会,不利于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3.忽视投资估算的重要作用工程造价长期以来一直出现“三超”现象,而且极为普遍、无法杜绝,严重影响了建设资金的使用率。“三超”现象是指“概算超过估算,预算超过概算,结算超过预算”,据相关数据显示,投资、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力为 75%-95%;而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力为 35%到 75%;施工阶段则降低到 5%-35%;竣工阶段时为 0-5%。通过以上数据可知,在投资、决策阶段建设单位制定的投资估算计划能够从源头上控制工程造价。 4.对设计方案的管理缺失据相关数据显示,勘察、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