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内在需求的途径 [摘 要] 解决高等职业院校马克思主义 理论 课 教育 教学实效性不强的 问题 ,要将着眼点首先放在受教育者主体身上,提升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在需求性。老师在教育教学目标的实施上要把握层次,选好切入点,在教育教学上努力实现“三贴近”。 [关键词] 高职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内在需求;途径 Abstract:To solve problems of lacking practicability in teaching of Marxist theory course in vocational college, efforts should first be focused on students themselves and improve their inner demands for the education of Marxist theory. Teachers should grasp the stratification and choose the right breakthrough point, trying to realize [WTBX]Three Close-to[WTBZ]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Marxist theory course; inner demand; approaches 当前一些高职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学习 缺乏热情,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这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实。学生不愿学、老师难于教的症结,表面上在于学生缺乏学习的需求性,但从学校思想 政治 教育的角度看,教育者对被教育者思想状况的忽视,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规律 的忽视,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从这一角度来说,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首要问题,是从 讨论 和尊重教育规律入手,解决学生学习的厌倦性、被动性,唤醒和提升他们学习的需求性,才有可能达成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一、把握教育教学目标的层次性选好切入点 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育教学目标是国家和人民的期盼和意志的体现,是方向性、应然性的要求,是必须仔细领悟和坚持的。但目标不等于起点,尤其是从今春开始高职院校开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老师能做到的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这就决定引导和帮助的起点只能是他们现实的思想状况。不同群体的思想状况是分层次的,对刚进校不久的高职学生来说,完全可以根据他们以下几种共同的心态和愿望,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切入点。 以学生自我 进展 的需要为切入点 多数高职学生具有目标不高讲究实际的特点,把解决个人的生存和进展问题摆在主要位置,把学习和掌握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