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危行业从业人员安全“质量”高危行业现已有 9 大行业,从事该行业的危险性特别大,同时高危行业有是社会经济的支柱行业的不可或缺的部分,无论是煤炭生产、非煤矿山开采的基础工业,或是建设工程施工、交通运输行业,以及危险物品生产储存、冶金、机械制造的制造行业,都为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大动力。 我国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形势虽有好转,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安全生产欠账积压,事故依旧频发,安全形势的根本好转还需要从企业到政府,从社会意识到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的根本转变和全面提高。 如何才能快速提高从业人员安全质量,适应快速进展的高危行业?从业人员的质和量不是与生俱来的,与企业、社会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只有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企业安全文化,才能培育出为企业所用的高素养人才。1、提升主要负责人安全意识,切实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企业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和理念,直接关系到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和成效。安全管理既要常抓不懈,又要保持较高的水平,才能确保安全有序生产。现阶段企业的安全管理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只有提升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意识,严格履行职责,仔细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规章管理制度,一线从业人员才会逐步建立良好的安全习惯和意识,企业安全质态才会逐步提升。2、大力进展职业教育,确保从业人员安全和技能双达标。职业教育是学以致用的重要桥梁,当前职业教育过于重视生产技术,忽视安全技能,导致生产、安全“两张皮”,不相干,产生“安全生产是安管部门的事”的错误观点。因此一要加大职业学校包括普通高校相关专业的生产技术与安全教育;第二个是加强针对岗位实际的安全教育,使得每位从业人员都能成为技术和安全“双料”行家。3、强化外协工安全管理,遏制事故频发势头。调查显示安全生产事故 85%以上发生在外协工身上,这些发生事故的外协工 85%以上是农民工。这两个“85%”警告我们,强抓企业安全生产,关键在外协工。当前国家正在着手出台政策,实现外协工与正式员工同工同酬,这里的 “同酬”应不局限工资和相关福利待遇,更要享受“国民待遇”,包括接受安全教育、危害告知的权力、享受同等劳动保护的权力等,当然,也有严格遵守作业厂区规章管理制度的义务,融入企业。4、加大社会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全员的社会归属感。安全文化建设以企业为核心,同时不局限企业,动员和支持社会各阶层积极参加安全文化建设,形成人人关怀安全,人人想要安全的良好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