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射几何与北京高考解析几何试题——2016北京卷第19题的背景和拓展我们知道,圆锥曲线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在“圆”那里找到源头,那么圆的哪些性质可拓广到其它曲线呢?那些不能照搬的性质,又有什么样的变化形式?举个例子:圆有一个重要的性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那么类似的,对于椭圆能得到什么相应的结论呢?设为椭圆的“直径”(即过中心的弦),为椭圆上一点(异于),仍垂直吗?会有什么关系?分析:设,则,,又因为,,所以,也就是说直线的斜率之积为定值。在2010年高考北京卷的第19题涉及到了这个内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与点关于原点对称,是动点,且直线与的斜率之积等于。求动点的轨迹方程。这里,实际上就是把上面的问题反过来了。这些是简单的问题,对于圆的更复杂的性质,圆锥曲线里又会有怎样相应的结论呢?我们知道,对圆锥曲线的研究,思路的起点经常是圆,而圆里面的问题太丰富了,中学教师如果能够把圆锥曲线和圆的关系搞清楚,那么解析几何问题的探索与研究的源泉将永不枯竭。本文简述仿射几何的几条基本理论,探讨如何把圆里的问题转化到圆锥曲线中去,寻找高等数学观点下的圆锥曲线(包括圆)的一致性,并谈谈在这方面北京卷命题所做的一些探索和实践。一、仿射几何的几条基本结论结论1:仿射变换保持同素性.仿射变换使得点对应点,直线对应直线.结论2:仿射变换保持结合性.在直线上,经过仿射变换后,其对应点在直线的对应直线上.结论3:两个封闭图形面积之比经过仿射变化后保持不变。二、仿射几何与高考试题结合2016年高考北京卷的解析几何试题,谈谈在这方面北京卷命题所做的一些探索和实践。(一)问题及背景在平面几何中有下面的问题:已知圆的半径为1,垂直平分,为弧上的动点(且不与重合),则(1)四边形的面积为定值;(2)为定值.实际上,四边形的面积等于,所以上面的(1)(2)两个问题是等价的。这个问题的平面几何解法不难找,这里不细述了,下面我们给出一个借助高中三角公式的证明.证明:所对的弧分别为,所以.所以所以,即.由圆的半径为1,得所以所以即所以四边形的面积等于的面积(等于1),即四边形的面积为定值(也即为定值).我们知道,椭圆经过仿射变换后变为圆.同样的,圆也BAPCONMD可以经过仿射变换变为椭圆.我们可以从圆的某些性质导出椭圆的一些性质。由于仿射变换保持同素性和结合性,所以图1中的四边形经过变换后仍为四边形记为四边形.又由前面提到的仿射几何中的推论,我们知道两个封闭图形面积之比经过仿射变化后保持不变,即,四边形的面积也为定值.根据以上的分析,在椭圆里我们可以提出类似的问题,这就有了2016年高考数学北京卷(理科)的第19题: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的面积为.(Ⅰ)求椭圆的方程;(Ⅱ)设是椭圆上一点,直线与轴交于点,直线与轴交于点.求证:为定值.(二)问题的拓展2016高考数学北京卷的文科第19题与理科19题是姊妹题,具体如下:已知椭圆过,两点.(Ⅰ)求椭圆的方程及离心率;(Ⅱ)设为第三象限内一点且在椭圆上,直线与轴交于点,直线与轴交于点.求证:四边形的面积为定值.在这个题的命制过程中,还给出了其他的一些方向,但慎重考虑后,我们做了一些取舍,这里一并和大家谈谈,和大家探讨。本题中,我们把点限定在第三象限,但实际上点在其他象限时也有类似问题,比如:当点在第一象限的时候(且在椭圆上),仍然设交轴于点,交轴于点,其中,则可以证明是一个定值。证明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一个几何转化,即,接下来就和前面的问题没什么差别了。这个结果非常漂亮,但最后还是割爱了,为什么呢?我们放弃它,并不是因为这个几何转化,我们甚至认为解析几何一定要考查几何的东西,但是这个题的几何转化的途径太单一了,几乎就是“华山一条路”,而一旦考生不能几何转化,将面临及其艰苦的运算,这不是北京高考题应该具备的特质。我们心目中的解析几何题应该是这样的:它首先应该是个几何问题,问题的提出应该有一个几何背景,中间解决的过程是代数的,从几何到代数的转化当然是需要的,但一般会给考生多一些途径,这个代数的方法也没有什么一定之规,套用中学教师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