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活动安全管理规定为建立安全、文明、卫生、优质的和谐校园,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促进学校平稳进展,就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围绕安全、文明、卫生、和谐这一主题,牢固树立安全教育警钟长鸣,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该责任规定,明确责任划分情况,落实管理。若因失职造成损失,由责任人承担赔偿、纪律及相关法律责任。一、关于课堂安全管理(含实验课及班会、班级活动和早晚自习课,重点在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课堂安全责任人是该课任课老师,班、团、队课及班集体活动责任人是班主任。1.老师在上课铃响之前 3 分钟到教室门外候课。2.上课铃响完老师精神饱满、从容不迫地走进教室站在讲台上,用精神、自然的眼神凝视全班,起立还礼,同时了解学生的出勤情况。假如上课 5 分钟后迟到学生还未到教室,任课老师要立即告诉班主任,由班主任及时告诉家长,并快速在同学中了解情况,班主任和年级主管、分管快速展开调查、分析汇总情况报告德育分管领导和校长。上课老师对所上班级学生人数应清楚把握;班主任更是每节课应知道学生到堂情况;年级主管、分管知道每天学生到堂情况。3.除班主任和年级主管、分管因特别情况要了解学生情况外,任何老师不得要求学生离开课堂。特别情况要求学生离开课堂的班主任老师,必须先告知该上课老师,并征得该上课老师的同意,方可叫出课堂。4.学生早晚自习生病需进医院,班主任护送学生,检查老师负责课堂自习纪律,待家长到达后班主任才能离开生病学生,返校上自习。5.课堂上发现学生生病,该上课老师要立即组织护送到医务室或医院,并立即通知班主任联系家长。6.不能因学生要上厕所而三五成群地把学生放出去,除因拉肚子或生病等特别情况外不应放学生出教室。7.应在课前全面检查教学实验物品设施及相关场地器材,教学过程当中应教育学生正确合理使用,严禁学生违规违章操作,体育老师还应加强器械练习的保护。二、关于课间休息安全管理(含早、午间及晚自习前休息)1.老师要做到准时下课、延迟 3 分钟离开教室,观察教室内及走廊上学生的活动情况,保护学生安全。2.课间 10 分钟,相应区域学生安全的责任人是前后两节课的老师。每堂课课间、集合集会和解散各楼梯口由前节课老师组织疏散,维持秩序。午间、晚自习前和自习课间,学生安全的负责人是值班老师、行政值周以及值周老师,应加强校园各片巡检,禁止学生追逐、疯打、攀爬高物等及其它危险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