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专业进展项目评估浅析 老师专业进展是一个动态的不断革新的过程,老师在专业进展不同阶段的专业进展水平、专业需求、专业心态、信念等都是不断变化的,在各个专业进展阶段中,会面临不同的专业进展问题,老师的专业进展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不同的培训活动对老师专业进展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同的。所以,老师专业进展的讨论与老师培训的有效性讨论是密不可分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重要依据,对老师培训的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分析,有助于发挥其推动老师专业进展的作用。“北京市中小学骨干老师成长与行动讨论”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2025 年委托北京市教育科学讨论院的专项课题,该课题通过行动讨论的方式引领骨干老师在教育教学、讨论、管理实践领域不断自主进展,拟探究不同骨干老师群体的专业成长共性和特别性,旨在提升老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建立骨干老师提升机制,为决策提供依据。骨干老师群体分为校长、老师、培训者、教研员四类,相应地骨干校长成长与行动讨论包括骨干校长成长与行动讨论、骨干老师成长与行动讨论、骨干培训者成长与行动讨论和骨干教研员成长与行动讨论四个子项目。为使讨论项目更具实效性,在项目中设立了实施效果评价分项目,其目的在于提供项目进展的依据,以确保达到所希望的成果;再者,有助于总结项目的设计与实施的经验和教训,以便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一、评估的理论框架 对项目实施评估的目的是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和目标达成,项目评估已日益成为优化项目决策以及提高执行效果的一种管理手段。评价系统应该包括对项目本身执行情况的评价、项目产生的直接效果与间接效果的评价。因此,评估需了解项目干预的投入与产出状况,并对项目产生的直接效果与间接效果进行评价。产出包括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因此,活动的效果评估包括两个部分:执行情况分析与产出分析见图 1。图 1 评估的投入产出框架该项目的评估流程主要分为前期分析、组织管理和实施结果评价三个阶段。前期分析主要进行基线调研,对骨干老师群体的培训需求进行评估,分析他们的能力结构和他们的需求,从而为培训方案设计提供参考依据。组织管理阶段主要是针对项目实施方案和实施过程的评价,包括项目的进度、任务、责任的确定,培训中用到的教与学的方法和手段,培训中运用到的组织策略、管理策略等。在实施结果评价阶段,主要是一个周期的项目培训结束之后所进行的评价,这里主要从项目实施效果、和项目影响的可持续性等方面来进行评价。并参照评价结果,回顾这一周期的项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