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心理学生自控能力培育 —、以老师的期待心理唤起学生的学习信心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的期待心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老师以期待的心情对待学生时,一方面可以消除老师在教学中的急躁心理,使教学双方的情绪和谐起来;另—方面,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和鼓舞,缓解心理紧张,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自觉性、积极性。 老师对学生的期待心理会在师生教学活动中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当老师在调控自己期待心理时,首先要坚守只要教学得法,任何学生都是可以学好的,只不过有高低快慢之分的信念;其次,老师要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表情,恰当地运用自己的语言,传达给学生以信任和鼓舞。这样,老师的无声期待,就转化成了促进学生自控的有声语言,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二、以老师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老师的情感主要表现在对教学工作的态度上,它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润滑剂。当老师以慈爱、信任、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时,与学生的心理息息相通,知学生所知,解学生所难,使教学同心,就能在师生之间产生和谐的情感沟通。在这一基础上,老师既调整着自我教学心理,又调动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情感,调节教学节奏,从而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率。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老师的教学情感是教学的重要手段,老师对情感的自我控制,首先表现为以真挚的情感对待学生,把自己丰富的情感灌注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其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育自己的情感,这种情感包括理智的、感觉的、情绪的,甚至下意识的。例如,我们假如以自己的切身体会,描述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以自己的动情之泪、感恩之泪引发学生的共鸣,甚至动情挥泪,就可触动灵魂,促使他们深切感受父母之爱,进而,对父母的态度发生理解、体谅、感恩等质变。 三、以老师的注意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课堂教学中,老师的注意表现为对教学活动中各要素的指向和集中,老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不仅要注意整个教学内容的进程,还要注意自己的教学是否遵循了学生的认识进展规律。在教学活动中,老师集中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调动各种智力因素,专注于教学活动等自然是老师注意的重要内容;但是作为老师,更重要的是能进行注意的分配,也就是老师不仅按教学设计进行教学,还要随时观察学生的信息反馈,及时进行教学调整。 学生的信息反馈主要有三类。 1.语言的反馈。当学生对教学有不同看法或有不懂的问题时,学生便会向老师发出明确的语言信息。要求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