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政伦理特征讨论 教育行政伦理,顾名思义就是以一定的价值体系为基础、一定的社会或者公共目的为目标来调整教育行政主体的行为法律规范。我们分析教育行政伦理的特性,应当先从分析教育行政伦理的概念入手,从而更加充分地认识教育行政伦理的特性。 一、教育行政伦理 伦理作为一种社会法律规范,与人类社会的产生是同时的过程,在法律产生以前,伦理道德一直作为一种社会基本的行动法律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作为一种群体存在物,人类一直以来都有个难题:如何来调节这个群体内部的关系,这种调节机制是保证群体存在和运行的重要因素,离开了这些机制,人作为群体存在的情况就会受到威胁,同时这种机制也是群体存在物之间的润滑剂,避开因为种群运行中,群体之间的不合而使群体瓦解,同时也作为一种内部资源的分配机制,来分配种群集体拥有的生存、生产及能消费的资源。“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日益成为人们可以知觉到的现实。其中,个人与部落氏族整体、个人利益与部落氏族的共同利益之间的关系问题,也日益突出出来。从而这也就在客观上发生了用某些特别的传统和风俗来调节这些关系的必要性,发生了在对部落氏族共同利益的‘有利’和‘有害’的对立中,来选择和评价行为的义务和责任。这种情况的出现,就在人类生活中,实际上形成了一种特别的社会因素——道德。”也就是伦理应该是起源于人们的生存的需要,这是第一位的原因,在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它的作为“法律规范”的作用日益发挥作用。但是随着生产力的进展,人类的群体日益扩大,社会结构也日趋复杂。人们的社会角色扮演越来越重要,人类逐渐成为一种角色存在。这样伦理体系也是伴随这种分化,角色伦理产生,人们在不同的角色扮演中,遵循着不同的角色规则,服从不同的角色伦理。教育行政伦理就是一种角色伦理,是由于人们在教育行政领域中的活动,所要求遵循的伦理内容。教育行政伦理是随着教育主体的参加而形成的,调节的范围也限于教育行政领域。教育行政伦理就是教育行政相关人员在教育行政系统中,如何建立适当及正确的教育行政责任之行为,以提升教育行政的生产力。 二、一般伦理层次上的特性 既然教育行政伦理是一种伦理的角色性伦理,它就应该具备伦理的一般特性,或者说伦理的共同性,这些共同性是各种各样的角色伦理的共同的、最本质的那一部分内容,我们概括一下,其内容主要有以下。 1.法律规范性 伦理从其产生之时起就是一种法律规范,它是用来法律规范某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