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的垃圾资源化垃圾处理技术概述1前言 目前,我国垃圾的历年堆存量已达到60亿吨,全国200多座城市已陷入垃圾围城之中。1997年,全国的垃圾产量达到了1.4亿吨,而且还在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长。在国内的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垃圾日产量已超过12000吨。1998年夏,上海市的城市生活垃圾日产量曾达到14000吨。两地占地50平方米以上的“垃圾山”超过6000座。迄今为止,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生活垃圾仍以露天堆放、填埋为主,不仅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二次污染。能否妥善解决垃圾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 2垃圾处理技术概述 解决垃圾问题的目标是将垃圾减容、减量、资源化、能源化及无害化处理。目前主要有三种方法:卫生填埋、堆肥及焚烧处理。以下对这几种技术作一简单比较。 2.1填埋技术 填埋技术的特点是操作简单,可以处理所有种类的垃圾。但占地面积大,同时存在严重的二次污染,例如垃圾渗出液会污染地下水及土壤,垃圾堆放产生的臭气严重影响场地周边的空气质量,另外,垃圾发酵产生的甲烷气体不仅是火灾及爆炸隐患,排放到大气中又会产生温室效应。近几年以来有的城市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建立了一批具备较高水平的卫生填埋厂,较好地解决了二次污染问题,但建设投资大,运转费用(包括法律规范的填埋、渗出液处理及甲烷收集利用等)高。最关键的是填埋厂处理能力有限,服务期满后仍需投资建设新的填埋场,进一步占用土地资源。以北京为例,假如采纳现在的技术,将 XX 市12000吨/日的垃圾进行卫生填埋处理,单是建设投资就高达7.2亿元人民币(不含征地费用),而且填埋场的寿命也只有12年。基于以上原因,国外从80年代以来,卫生填埋设施有渐渐减少的趋势,成为其它处理工艺的辅助方法,用来处理不能再利用的物质。 2.2焚烧技术 对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减容、减量及无害化都很高,焚烧过程产生的热量用来发电可以实现垃圾的能源化,是一种较好的垃圾处理方法。但对焚烧条件控制不当会存在烟气污染且设备投资巨大。国外目前通过改善焚烧系统工艺及强化尾气处理等手段已经较好地解决了尾气污染问题,但投资也相应增加。假如引进国外技术进行垃圾焚烧发电,每处理100吨/日垃圾的建设成本接近国外先进经验,开发自己的垃圾焚烧发电系统,投资仅为完全引进的五分之一左右,比较适合国情。但即便如此,单纯依靠垃圾焚烧,投资也还是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