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热是怎样传递的》说课稿(省级获奖实验说课案例)

《热是怎样传递的》说课稿(省级获奖实验说课案例)_第1页
1/8
《热是怎样传递的》说课稿(省级获奖实验说课案例)_第2页
2/8
《热是怎样传递的》说课稿(省级获奖实验说课案例)_第3页
3/8
1《热是怎样传递的》说课稿一、单元构架及学情《热是怎样传递的》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单元中的第 6 课。本单元共有 8 课,《热起来》《给冷水加热》《液体的热胀冷缩》《空气的热胀冷缩》《金属热胀冷缩吗》《热是怎样传递的》《传热比赛》《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前 5 课重点观察探究热胀冷缩现象,6 课、7 课观察探究热传递现象,8课重点是对本单元知识的一个综合运用。本单元探究的是物质在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不易观察的变化,即热现象。由此可见,学习本课时,学生对热现象中的热胀冷缩已经掌握,对热传递处于懵懂状态。所以本课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的方法教学。二、内容及难点《热是怎样传递的》是《热》单元的第六课,由“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两个部分构成。因为热传递的过程和方向是隐性的,所以本课的难点就在于把隐性的热传递过程通过实验让它直观地显现出来。三、目标及依据课标中对五年级学生有明确要求:在实验中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其次,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第三,通过理性思考和大胆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依据课标中对五年级学生要求和本课教学内容,本课目标确定了三条。1.科学概念:(1)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2)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递方法叫热传导。2.过程与方法: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改进实验的方法,获得更多、更明显的观察现象,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概括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理性思考和大胆质疑,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2四、器材种类及特点本课涉及 3 个实验,属于层层递进的关系,所以器材准备了 3 组。1. 实验一器材:玻璃杯 2 个、金属条 2 根、热水 250 毫升。(供演示实验用)2. 实验二、实验三器材(分小组准备):共同:铁架台、火柴、酒精灯、石棉网、湿毛巾。不同:实验二:金属条、蜡环、涂有温变油墨的金属条、滴有蜡滴的金属条、凡士林。实验三:涂有温变油墨形状多样的金属片、涂有蜡形状多样的金属片。3. 创新器材:实验二的器材,在用凡士林粘火柴的基础上,增加了涂有温变油墨的金属条、金属条上+带有数字牌的蜡环、滴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热是怎样传递的》说课稿(省级获奖实验说课案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