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姿势读后感最终的姿态读后感 细细品尝一本名著后,信任大家的收获确定不少,须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想必很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苦恼吧,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终的姿态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最终的姿态读后感 1 今日,我们学了《最终的姿态》一课。它讲解并描述了谭千秋老师在 5。12 大地震来临时,做出的可歌可泣的壮举。使我深受感动。 这篇课文主要说了:在 5。12 大地震来临时,正在上课的谭老师当机立断,支配大家逃离。但教室里还有四位同学逃不出去了,谭老师见了,想都没相,便把他们拉到课桌下,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护住了学生,自己却被砸下来的砖瓦压的血肉模糊。 学完了这篇课文后,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宁静。谭老师用身躯挡住水泥板时,莫非不顾自己的生命吗?同样是血肉之躯,谭老师为了挽救四个天真活泼的孩子,遗忘了一切。心里只有一个目标:爱护他们的生命!其实,论论条件说,谭老师离门口最近,他完全可以像“范跑跑”一样,丢下学生,扬长而去。但他没有,他毅然留下,拼死爱护了四个学生。谭千秋,一个普一般通的人民老师,他用自己 51 岁的生命,再一次告知人们什么是爱与责任!谭老师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像“范跑跑”一样的老师身上的污点。他用自己的生命为他的学生以及全国人民上了一课!这一课,也是他生命的最终一课。双手撑着桌子,死死护住学生,成为他最终的姿态!这一幕感人的场面,会恒久印在我的心里! xx 年 5 月 12 日,是谭老师最壮烈的一天,正如人们所赞颂他的一样:英雄不死,精神千秋!最终的姿态读后感 2 学了《最终的姿态》一课,让我感受深刻。没错,就在 5 月 12日那一个宁静的下午,汶川却发生了震天动地的天难。在那一瞬间有多少人的生命已经起先向死亡靠近,有多少人将恒久地告辞这个日新月异、色调斑谰的世界,“多”这个字,已经无法形容数量了。在这一时刻,也诞生了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谭千秋!一个宏大的老师!他用自己的生命护住了那四个生命。这是多么宏大的举动!这个举动早已让“老师”这个词变成了“父亲”…… 每个父母,最爱的就是自己的孩子,而就在地震发生之后的几天一位母亲用自己的姿态诠释了母爱。“母亲用身体护住婴儿,婴儿被救出时仍在熟睡。”这是一个在网上广为流传的帖子,一个未知姓名的母亲,用自己柔弱的脊背,顶住轰然倒塌的房屋,用温和的怀抱爱护熟睡的婴儿。抢救人员发觉母亲时,她已因缺水而恒久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