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农村教育调查报告 农村教育问题的成因是多样的,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师资配备不足,留不住人才;最严峻的现状是学生学习不够积极主动。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其根本的改善必须举全国之力而为之,且要坚持下去。 **村小学情况 (一)学校基本现状 **村小学建于 1958 年,学校总占地面积 20XX0 多平米,建筑占地面积 1600 多平米。学校的办公用品均是由中心校统一购置,学校共设有 1 个微机室,1 个阅览室,没有实验室,学校操场设有篮球架和乒乓球台。20XX 年学校购置了电脑,共 22 台,3~6 年级可以上微机课,课上 2 人使用一台电脑。全校共 6 个班级,6 个年级,学生共 198 人,以前学生有 200 多人,每个班级至少 30 人,但后来越来越少,到镇里和县城去上学的孩子越来越多。 (二)在校老师情况 学校有老师 20 人,2 个领导,6 个班主任,班主任主要教语文和数学。全校只有 2名英语老师,负责 3、4、5、6 年级的教学。学校无专业音体美、思想品德、自然老师,都是一个老师教多个科目。在缺少老师时,学校会寻求代课老师代课。老师大部分住在乡镇和县城,每天上下班自己坐车回家。老师年龄在 34~56 多岁之间,最长教龄长达 36 年,最短教龄为 10 年。工资 3000 元/月,过节时没有待遇,每年只有降温补贴100 元。学校会逐年评选 1 名优秀老师,老师调动不大,假如有调走的原因也很多,有的是因为工作需要,有的是根据个人原因。 (三)学校教育管理方面 每学期开一次家长会,但家长来的人数很少,其中老人占很大比例。因为老师家多住在乡镇和县城,来回不方便,平常老师不常与家长沟通。学校每学期考一次试,试卷由中心校统一印发。每学期评选百分之三十的的三好学生,百分之十五的优秀少先队员。每学期期末老师都会进行家访,针对对象是学困学生和贫困学生,每次 5~10 个学生。学校实行硬式教育,考试之后不排榜。 (四)老师分析学生情况 1、老师们认为,孩子好坏不能根据考试成绩来评价,因为孩子成绩起伏不定,有可能同一科目,上次考试成绩与这次考试成绩相差太远。而且孩子有自己的特长,有可能英语不好,数学却很好,这些都不能用来比较孩子的好坏。 2、现在上学书本都不要钱,每年只需要拿些卷纸钱,所以因为家里贫困而退学的原因极低,孩子不爱学习的主要的原因就是认为学习累,吃不了苦,越是家庭条件好的越不爱学习。孩子学习氛围差,害怕问老师问题。 3、还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