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上课计划方案1. 前言朗诵作为口语课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的口语表达、语感培育、自信心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帮助作用。因此,本文将介绍一种朗诵上课计划方案,旨在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2. 目标本方案的主要目标包括:• 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语调、语速、停顿等基本技巧和方法;• 提高学生的朗诵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培育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自信心。3. 实施方案3.1 课前准备在朗诵上课之前,老师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确定朗诵的文本,选择通俗易懂、富有情感的文章;• 准备针对此次朗诵的教学材料,包括发音练习、语调模拟、情感感悟等;• 对于初学者,可以提前给予基本的发音、语调、语速、停顿等技巧指导;• 创设良好的朗诵气氛,如调整教室照明、温度、空气流通等环境因素。3.2 课上实施朗诵上课需要注意以下几点:3.2.1 热身练习在正式朗诵前,需要进行热身练习。热身练习旨在帮助学生放松身心、增强口腔肌肉活动、提高语感,包括:• 多次朗读绕口令、口胡子等,加强口腔肌肉训练;• 口鼻交替呼吸、身体摇晃、伸展运动等身体训练;• 多次练习升降调、语速、停顿等语调模拟。3.2.2 模仿实践在正式朗诵时,需要进行模仿实践。通过模仿名师的朗诵表现,并不断调整自己的语调、语速、停顿等方面,来提高朗诵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3.2.3 表达感悟在朗诵完成后,学生应当表达自己的感悟,如朗诵文本中的情感、深意等。通过表述感悟,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化地理解朗诵内容,并区分出发音、语调、语速、停顿等方面的不足之处。3.3 课后训练在上完朗诵课之后,还需要进行适当的训练,加深对基本技巧的掌握,包括:• 定期和同伴进行练习对话、实战演练等;• 针对此次朗诵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如改善语速、控制语调、突出情感等;• 阅读、抄写此次朗诵的文本,加深对朗诵内容的理解,为下一次练习做好准备。4. 总结朗诵上课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更是为了提升学生的人情味和情感表达能力。本方案旨在通过系统化、科学化的教学,帮助学生全面提升朗诵能力。同时,希望此计划能够被广泛推广,真正让学生从朗诵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