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古代文论试题二VIP免费

中国古代文论试题二_第1页
1/4
中国古代文论试题二_第2页
2/4
中国古代文论试题二_第3页
3/4
中国古代文论试题二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是中国文论史上第一篇讨论文学创作全过程的专论2、《》是中国第一部诗论专著。3、清代最富于创造性的小说评点家金圣叹在评点《水浒传》时,提出了人物理论。4、“立主脑”是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在《闲情偶寄》的《》篇中提出的。5、我国古代第一篇词论专文是《》。6、《》最显著的特点是兼容了儒道两家的思想,成为实行儒道互补的最早的成功典范。7、儒家将经籍《诗》《书》《》《》《》尊为五经。8、曹丕将文气大致上分为两类,清为之气,浊为之气。9、儒道释三种文化对唐宋金元文论的影响表现在:、、三大理论中。10、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是:、。11、梁启超提出了小说的四种力,即:、、、。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以己度物2、道家3、言不尽意4、用心5、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荀子的文论思想2、试述陆机的灵感心3、概述李贽的“童心说”及他在小说评点上的理论成就4、明清诗词理论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四、论述题(20分)论述发愤著书说的基本内涵及理论意义是什么?答案一、填空题(20分)1、《文赋》2、、《诗品》3、、性格4、《结构第一》5、、《词论》6、、《易传》7、、《礼》《易》《春秋》8、、阳刚阴柔9、意境说、载道说、妙悟说10、韩愈、柳宗元。11、熏、浸、刺、提。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以己度物人类在原始时代,凡遇到自己不能理解不能解释的事物,便习惯以自身为衡量标准来推比、类比外物,这就是以己度物。2、道家——以先秦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为中心的学派。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提出了以"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构成、变化和本原。主张道法自然、清静无为。庄子发展原始道家的思想,更强调"道"的从无生有、变化莫测的性质,认为万物都是相对的,提出"齐物"论,倡导一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其文艺思想是反对儒家的教化论而主张自然真美,并提出创作主体的虚静心态和文学作品的言外之意。3、言不尽意:先秦庄子及其学派关于审美感受的特点的命题。在《庄子.天道》中提出。“言不尽意”既是哲学命题,也是美学命题。作为一个哲学命题,其意是说,“道”是不可言传的,因为它是一个普遍、无限、绝对的抽象观念,人们的语言文辞不可能把它像一个有形有色的东西那样,加以描述和规定。作为一个美学命题,意思是说,“意”即是美,美的境界是感受的对象,不能诉之于抽象的理智,只能通过直觉、想象和情感去体验,而不能像科学认识那样用语言去作明确的规定。所以“言不尽意”,乃正是审美感受的特点。这一命题对古代文论的言说方式和批评方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4、用心——出自《文赋.序》:“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窍有以得其用心。”从字面上理解,“用心”有两层含义:一是“用心之所在”,二是“心之如何用”。陆机“得其用心”是一个重要的文艺心理学命题,它所要深入探讨并努力揭示的,是创作过程中作家心理活动及心理功能的规律。后来刘勰受陆机“得其用心”的启发和影响,提出“夫文心者,为文之用心也”,并用“文心”作书名。5、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国近代有关中学与西学关系的命题。张之洞在《劝学篇.设学》中提出,“中学为体”,是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是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效仿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律例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以挽回清王朝江河日下的颓势。19世纪70~80年代,早期改良派曾提出“主以中学,辅以西学”的口号,主要目的是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反对顽固守旧。到了19世纪末,发生了尖锐激烈的旧学与新学、中学与西学之争。守旧的封建顽固派坚决反对西学,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事物都采取仇视和排斥态度。而资产阶级维新派则积极提倡西学,认为中国不但应当学习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更要效仿它们的议院制,改革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张之洞强调“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表面上是要“新旧兼学”,实际上是站在旧学、中学一边,反对接受西方资产阶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古代文论试题二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