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正确认识批评和自我批评

正确认识批评和自我批评_第1页
1/6
正确认识批评和自我批评_第2页
2/6
正确认识批评和自我批评_第3页
3/6
正确认识批判和自我批判【优秀篇】 xx 同志在河北参加省委常委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强调,批判和自我批判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大胆使用、常常使用这个武器。 这些年,我们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自觉使用批判和自我批判这一锐利武器,促进了党的建设。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批判和自我批判流于形式,走过场、庸俗化的现象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避上就下”。有的明知上级某方面有错,却不敢批判、不敢提意见,捧着、护着、掩着,把矛盾和问题转移到下级和基层。“避里就表”。有的批判仅停留在诸如“性格急躁”“工作方法欠妥”“实践经验不足”等肤浅的层次上,不触及思想、不触及灵魂、不触及痛处,隔靴搔痒,敷衍了事。有的人表里不一,耍“两面派”,当面不说、背后乱说,会上不说、会后乱说。“避近就远”。有的批判只讲过去的问题,对当前的缺点和错误讳莫如深、避而不谈。“避毁就誉”。有的人奉行“只栽花、不栽刺”的处世哲学,当好好先生,尽说好话、乖话、美丽话。有的批判搞“先抑后扬”,先说一个所谓的“缺点”,后面说一大堆优点;还有的看似在说缺点,实际上拐着弯在说优点,把自我批判变成了自我表扬,把相互批判变成了相互吹捧,你好我好大家好。“避亲就疏”。有的只讲人情关系、不讲党性原则,凭个人亲疏划界,对自己亲近的人就表扬、就肯定,有点批判也是对自己疏远的人。“避实就虚”。有的批判从不点名,老用“有的人”“个别人”代替真实姓名。有的批判缺乏针对性,只谈现象,不涉及具体问题,泛泛而谈,无的放矢,叫人听了云里雾里。“避重就轻”。有的批判蜻蜓点水,遮遮掩掩,讲一些无关痛痒的原则话、大话、套话,甚至假话。有的批判不是从主观找原因,而是从客观找借口,缺乏诚意。 分析上述现象产生的根源,主要是一些人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出了问题,为私心所扰、为人情所困、为关系所累、为利益所惑,批判上级怕“穿小鞋”,批判同级怕伤和气,批判下级怕丢选票,自我批判怕丢面子,患得患失、怕这怕那,从而不敢于批判、不善于批判、不乐于接受批判。 批判和自我批判是党的“三大作风”之一,是党的传家宝。毛泽东同志说:“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假如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判指出。”我们要正确看待批判,坦然面对批判,真心接受批判。 批判是一种态度。开展批判和自我批判,是对党、对人民、对同志高度负责的表现,是党性、是觉悟、是态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正确认识批评和自我批评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