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提高农村低保救助水平工作方案一、问题阐述近年来,农村低保救助工作不断加强,但因为一些原因,导致一些低收入家庭难以获得救助,救助力度不够,部分贫困人口生活仍存在一定困难。在此领域,提高救助水平,完善救助机制,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财政经济状况,逐步解决这一问题,变成需求。二、工作目标1. 加强对低保救助对象的认定和监管,精准分类,确保救助对象真正是低保人群。2. 提高低保金标准,使低收入家庭的家庭生活质量能够得到实质性提高。3. 加强低保救助对象的培训,提高其自我进展能力,自力更生能力。4. 完善与其他助贫项目的配合,增加低保家庭可获得的收益。三、工作措施1. 将有关文件和科学理论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公示,加强对低保救助对象的认定和监管,特别是困难地区。2. 组织专家制定低保救助对象的救助标准,确保救助标准的合理性。3. 将低保救助对象纳入到各种公益性岗位,并通过补贴劳务费的肯定方式,提高他们生活质量。4. 组织培训,可以实行技能培训和拓展思维培训等方式,提高催进展潜力及自发力,提高就业能力,消除贫困。5. 实施“产业扶贫”计划,将贫困家庭纳入其中,接受生态农业、生物、森林旅游和文化创意等新型产业扶持。四、预期成果1. 大多数低收入户得到救助,并获得可支配收入质的改变。2. 低保救助对象中,有一定比例人员通过培训,主动找到工作或创业。3. 部分低保救助对象通过参加产业扶贫计划积极脱贫致富。4. 县域公共资源利用程度加大。5. 低保救助达到精准扶贫,漏沟减少。五、工作建议1. 加强与其他地方扶贫项目的协调,并支持以人才、技术和资金为核心的长期扶贫计划,形成共同合力;争取上级、下级和社会组织广泛支持。2. 严格落实救助标准,作出清楚的规定,以确保合理性和合法性。3. 面对对象开展产业扶贫项目,积极探究新型扶贫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