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管理 阻碍民营企业进展的一个管理瓶颈是信任机制的缺失。本文通过对渭南市一些民营企业实例的分析,探究了企业信任机制缺失的原因,提出建立信任机制的关键是确认企业所有者和员工双方的利益一致。 一、新问题的提出 中国的民营企业近些年得到了快速的进展,以单指个体、私营经济的狭义民营经济来看,2025 年,全国共有 2576 万家个体工商户,户均资金近万元;年底时登记注册的全国私营企业达到万户,比上年增长 15%,注册资金总额为万亿元,增长22%。 民营企业自身的管理机制有许多优点,比如许多民营企业都是家族企业,家族企业在决策上大都采纳中心集权式,凝聚力强,管理成本低。但以家族企业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往往也难以猎取企业进一步进展所需的各种资源,轻易出现产权封闭且边界混沌、权力集中化、任人惟亲、人才结构低层化、优秀人才流失等新问题,这些缺陷会阻碍民营企业的进一步进展。在这些阻碍民营企业进一步进展的缺陷中,一个很关键但又轻易被人忽视的管理瓶颈就是信任机制的缺失。 比如在陕西省渭南市的许多民营企业,往往会存在员工士气低落、工作积极性不高、忠诚度不高,同时老板整天忙于企业大小事务的决策,非常忙碌、辛劳,但决策效果却不一定非凡好的情况。员工对老板的决策不是非凡欣赏,却又不同意提出自己的看法;老板看到员工只是机械式地履行职责,没有制造性和积极性,但却并不鼓舞员工有自己的想法,也不信任员工能做出比自己更高超的决策。于是员工和老板互不欣赏,老板抱怨员工工作不努力、不勤奋,员工抱怨工作待遇差、管理机制不合理、缺乏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条件。老板觉得员工工作能力差,不勤奋努力,给企业制造不出足够多的利润,所以难以改善员工的待遇状况,而员工则认为老板刚愎自用,制定的企业目标和管理制度不合适,体现不出公正合理,工作积极性不能被激发起来。这样的企业,就很轻易出现销售量下降、人才流失、损耗增多、成本加大、人际摩擦增多、执行力下降、企业目标难以实现等新问题。表面看起来可以归结为企业外部环境不利、缺少人才、薪酬水平太低、绩效考核体制不合理或者激励机制不健全等新问题,实际上这些全都和企业信任机制的缺失有关。 二、信任机制体现、实现着管理的多个职能 大多数管理学的学者都认为管理是和多个人的活动相关的,管理是许多人共同完成组织目标的活动。例如,玛丽·帕克·福莱特认为,管理是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的艺术;斯蒂芬·P·罗宾斯和玛丽?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