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社会单位内部如何建立消防安全管理规章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规章管理制度是社会各单位内部全体人员在消防安全方面应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是国家消防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在社会各单位的延伸和具体化。根据公安部六十一号令第七条要求社会各单位为了使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落到实处,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一整套切合实际的整改方案;(2)按要求对存在的火灾隐患进行彻底整改,对整改内容不清楚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消防机构汇报;(3)对历史遗留的火灾隐患,无法按时整改的,应当及时向当地政府和公安消防机构汇报,并拿出切合实际的防范措施,防止发生火灾事故;(4)实行责任制,落实"四定", 整改完毕后,应当及时向公安消防机构送达整改回执。(七)用火,用电管理制度基本内容包括:(1)确定厂区内的用火管理区域范围;(2)对于储存或处理可燃气体,液体,粉尘的设备,动火检测、修理前应当进行清洗,置换等安全处理;(3)规定火炉取暖场所和吸烟场所的具体防火要求;(4)划分动火作业级别,规定动火作业审批权限和手续,实行"四不动火"制度,亦即:预防措施不落实不动火,没有经过批准的动火证不动火,现场没有消防安全监护人员不动火,大风天不在户外动火。(八)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管理制度基本内容包括:(1)规定本单位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类别,品种和防火防爆场所;(2)规定收发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和进入防火防爆场所手续;(3)制定各类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防火,防爆和灭火措施;(4)规定专人负责保管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对防火防爆场所的看管等。(九),专职和义务消防队消防队的组织管理制度基本内容包括:(1)单位应根据消防法律的有关规定建立专职消防队或义务消防队;(2)专职和义务消防队由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领导,业务上接受当地公安消防机构的指导;专职消防队的建立或撤销必须经当地公安消防机构会同单位的主管部门商定;(3) 企业专职消防队的消防人员列入生产人员,享受本单位员工的保险,工资,奖励和福利待遇;(4)义务消防队的人数根据单位的具体的情况确定;可以分为灭火行动组,疏散引导组,通讯联络组,安全防护抢救组等; (5)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培训班,对队员进行防火,灭火常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十)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习制度基本内容包括: (1)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组织机构;组织机构包括:灭火行动组,通讯联络组,疏散引导组,安全防护抢救组; (2)各小组成员应当分工明确,熟练掌握消防业务基本技能,能够相互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