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安全员的现场安全管理1 引言 在现场安全管理过程当中,有一个事故的发生的形象比方:隐患就像一条大虫,穿过安全屏障上的道道漏洞,才能进展为事故。假如安全屏障本身很牢固,或者中间的漏洞被堵住了,事故就不会发生。可见,安全员的现场安全管理就是堵住漏洞的环节。生产要安全,不外乎做好以下几点:第一个是要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第二个是要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三是消除管理上的缺陷及漏洞。这就要求现场安全员有一张“婆婆嘴”——这也是安全基本素养和责任心的体现,但正是因为很多的安全管理员不能做到这一点,才以致现场习惯性违章屡禁不止,事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2 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隐患治理,依靠的是制度的保障、责任的落实。隐患作为事故的发生的先决条件,在事故的发生前往往受多种情况的制约,而没有表现为事故。从墨菲定律我们可以知道,在生产过程当中,假如客观上存在着发生某种事故的可能性,不管发生的几率有多小,当重复去做这件事时,事故总会在某一时刻发生。在生产活动中,隐患无处不在,任何人机系统都存在出现失误的可能性,配置安全防护设备、装备特别大程度上能保证生产的安全,但设备系统受人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人机系统中的一种非正常状态,假如这种不安全行为持续下去,根据墨菲定律,就必定会会造成事故。故人因隐患的治理是隐患治理的重中之重。 很多施工及管理人员认为自身负责的部位事故的发生的几率比较低,就造成一种错觉,即:我所在的作业岗位不会发生事故。恰是这种错觉,使一部分人产生了侥幸麻痹思想,而现场又没有进行及时的告知、提醒、整改、落实,这些隐患会因合适的条件而快速升级,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要消除侥幸麻痹的思想,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就得负起责任,常常提醒,时刻唠叨,确保规章管理制度的逐个落实,让员工切实履行“一岗双责”,防止某些没有进展成为事故的偶然现象扩大化。3 现场安全隐患预控方法3.1 人的不安全行为方面 为预防事故的发生,减少事故带来的损害,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从人的行为上,现场的安全管理员应该做好以下三点: (1)岗前督促班(组)长检查本班(组)各岗位员工劳保护具是否穿戴齐全、各种劳动器具是否完好等;提示或纠正现场各岗位员工不法律规范的操作行为等。 安全员要督促班组长身先士卒,严格执行规章管理制度,遵守操作章程。把识别员工的不良习惯,防止员工的不安全行为作为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