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实验的有效性 提升实验的教学功能浙江省宁波市第三中学 徐玲玲(315040)引言:1998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做出的重大贡献,从中体现出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 ,因而,我们化学教育也不能“唯实验”。 虽然,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化学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不能为了实验而实验,应该少些迷茫和跟风,多些反思和选择。希望我们更多地关注实验的有效性,提升实验所特有的的教学功能。一、关注实验的必要性,把握实验呈现的时机。例 1:Na 与 CuSO4 溶液反应。1、从实验呈现的时机角度考虑:(1)不宜安排在“Na 的化学性质中引出 Na 能与盐反应”的教学环节。虽然,实验现象很丰富,能活跃课堂气氛,但是 Na与 CuSO4 溶液反应所包含的化学反应很复杂,个别反应机理有争议,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究。这实验与“Na 能与盐反应”两者无关联,教学功能很少很牵强。因而,在新课教学中,没有必要性安排这实验。(2)适宜安排在新高一学生的第一堂化学课“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中,以 Na 与 CuSO4 溶液反应实验来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提供学习讨论的素材。有利于激发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类型;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的转化条件;以及氧化还原反应判断等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形成“分类观”,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活跃师生间的互动。2、从实验探究的角度考虑:为了证明“Na 能与盐反应”可以考虑将实验改为“在蒸发皿,取少量 CuSO4 溶液滴加到稍大的 Na 块”。但适宜安排在课外对学有余力学生的兴趣小组。[ 实验结果:Na 表面有红色固体出现。实验解释:几滴 CuSO4 溶液滴加于足量 Na块上。①由于反应放热多,使 H2O 蒸发,Na 块熔化。② CuSO4 溶液只有几滴,其中 H2O 的量很少很快被 Na 反应,造成剩下无水 CuSO4 和过量 Na 则发生固相置换反应,生成 Cu。 即:CuSO4 (s)+2Na(s)=Na2S O4 +Cu(s) 此反应自由能变化值ΔrG=-604.93KJ/mol 属易反应。如果学生对红色物质是否为铜有疑虑?可以加稀盐酸来区分 Cu 和 Cu2O。]二、关注实验的综合性和微型化,提升实验的效益。例 2:Cl2 的漂白实验 (1)[教材设计 P41] 分别将干燥和湿润的有色布条放入两瓶干燥氯气中观察现象。实验准备时间长,尤其是 3~4 班连续上课的教师准备负担更重。实验重复性差,综合性不强。环保性差,药品不节约,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