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第三中学 2014 年高中物理《电磁感应的图像问题》教案 粤教版选修 3教学目标: 1、掌握从电磁感应现象中得出各类图像的方法和要点。 2、通过作图理解电磁感应现象中的电路结构和电路变化,进步深化相关的基本概念。 3、掌握计算作图题的得分要点和方法。一、电磁感应图像常见问题 1、给定的电磁感应过程选出或画出正确的图像 2、给定的有关图像分析电磁感应过程,求解相应的物理量.常涉及的图像有: B-t、Φ-t 、E-t、U-t、I-t,及 P-t、F-t 等图像,这些在近年高考均涉及到。二、基本图像问题的处理1、如图所示,边长为 2m 的正方形导线框以垂直于磁场边界的速度 v=2m/s 匀速通过宽为 4m匀强磁场区域,设逆时针电流为正,正确反映导线框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是,( )2. 磁感应强度 B 向里的方向为正,线圈电流顺时针 方向为正,已知线圈中感生电流 i-t 图像如图所示,则磁场的变化图象可能是( )基本问题拓展(针对第一题) 1、作出 Uab 随时间的变化图像 Uab-t 2.线圈变为梯形,作出线圈 i-t?4m 作图注意点: 3. 磁场变为 2 个等大反向的磁场,作出线圈 i-t? 4. 作出线圈匀速运动的外力随时间的关系? 作图注意点: 三、图像问题的能力拓展3、如图 a,水平放置两平行导轨间距 L=0.3 m.导轨左端连接 R=0.6Ω 电阻,区域 abcd 内存在垂直导轨平面 B=0.6T 匀强磁场,磁场区域宽 D=0.2m.细金属棒 A1 和 A2 用长为 2D=0.4 m 的轻质绝缘杆连接,放置垂直在导轨平面上,每根金属棒电阻均为 r=0.3Ω,导轨电阻不计,使金属棒以恒定速度 v=1.0 m/s 沿导轨向右穿越磁场,作出金属棒 A1 从进入磁场(t=0)到A2 离开磁场的时间内的通过电阻 R 的电流图像. 0.20.40.60.80.00.020.040.060.080.100.120.140.160.00t/si/A( b)4、如左图所示,平行光滑导轨 PQ 和 MN 间距 L=0.1 米,与水平面夹角 α=30º,匀强磁场 B=1T 垂直导轨平面向上,导轨足够长且电阻不计。一电阻 r=1Ω 的金属棒静止搁在导轨的底端,金属棒在平行于导轨平面的恒力 F 作用下沿导轨向上运动,电压表稳定后的读数 U 与恒力 F 大小的关系如图右所示。 (1)电压表读数稳定前金属棒做什么运动?(2)金属棒的质量 m 和电阻 R 的值各是多少? 教学反思和小结:本节课是利用 2+2 的基础加能力型的教学模式,2 是 2 个基础选择题,2 个是基本能力型,这节课即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