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唐诗五首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2、学习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体会诗人寄情山水的感情和追求高洁的人格志向。方法与过程:1、解山水田园诗和体会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2、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唐宋诗词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寄情山水的感情和追求高洁的人格志向。教学重点: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体会诗人寄情山水的感情和追求高洁的人格志向。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背诵复习《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二、介绍相关文化常识1、近体诗近体诗(又叫今体诗)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近体诗出现在唐代,因此唐人把新出现的诗体,称为近体,把唐以前的各种诗体称为古体,用以区别两种诗体的不同。近体诗与古体诗的主要区别是:古体诗没有固定句数的限制,没有固定的句式,没有固定的平仄和韵律。近体诗则与之相反,有十分严格的格律。近体诗分为律诗、绝句和排律,从字数上有五言和七言两种。2、作者介绍王维,字摩诘,太原人,世称王右丞,有《王右丞集》。有“天下文宗”,“诗佛”的美称。王维的思想,可以四十岁左右为限,分为前后两期。早年的王维曾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21 岁举进士,作大乐丞,后由于张九龄罢相等原因,意志逐渐消沉下来,吃斋奉佛。四十多岁的时候,他特地在长安东南蓝田县的辋川营造了别墅,过着半官半隐,“万事不关心”的生活。《山居秋暝》就是他隐居生活中的一个篇章。王维的诗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他和诗人孟浩然,继承了东晋诗人陶渊明和南朝诗人谢灵运的诗风,被称为“山水田园”诗人。王维不仅能诗,而且精通书画和音乐,更甚者,他能将1诗画结合得妙绝天成。《东坡志林》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句话准确地概括了王维山水诗最突出的艺术特色。三、听录音朗读课文 注意读准节奏:近体诗的句式一般是每两个音节构成一个节奏单位,每以节奏单位相当于一个双音节或词组,音乐节奏和意义单位基本是一致的。给本诗划节奏,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四、赏析诗歌,探讨问题1、在这首诗中,作者描写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景物? 2、作者为什么要突出“新雨”呢? 3、作者在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4、苏轼曾经这样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