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珠海市金海岸中学 2010 年高考语文 作文热点 一叶落之天下秋 新人教版 【金题回放】(广州市 2009 年高三一模作文题) 请以“一叶落知天下秋?”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不能写成诗歌)。可论述你的观点,可叙述你的故事,可叙发你的情感。 【写作指津】 通常,审题构思至少有四步追问:是什么,为什么,会怎 样,怎么办。一步步追问下去,准确的有深度的东西就出来了。“一叶落知天下秋?”一个问号使这个题目有了话题作文的特性,可以多向回答。总的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切入:一叶落知天下秋和一叶落未必知天下秋。我们先来对“一叶落知天下秋”进行追问。是什么?“一叶落知天下秋”是一个主旨句,不是一个概念性的题目,是什么只能针对里面的词语进行分析。显然,“一叶”“知”“天下秋”是我们要分别关注的词语。当我们一问是什么时,一叶落知天下秋的喻义就出来了:通过特征性的或细小的事物掌握事物的本质或普遍规律。为什么呢?因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所谓见微知著就是如此。会怎样?即你能通过一叶落知晓天下秋结果会如何?显然,知天下秋的人也就掌握了主动,掌握了天下。怎么办?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呀。观察细微之处,探知重大变化,掌握人生主动权。这样一一追问,有深度的思想就出来了。一般来说,文章里能涉及会怎样和怎么办,就比仅仅是现象罗列高出一个档次。 另外一个角度,“一叶落未必知天下秋”,也可以通过这样的追问来加深对主旨的把握。由于一叶落知天下秋是自古以来的说法,写“一叶落未必知天下秋”就含有对传统观念辩证思考的成分,所以在写法上可以来点技巧,先肯定“一叶知秋”,再进行辩证分析从而得出“一叶落未必知天下秋”,使行文更独特一些。 【范本展台】一叶落知天下秋? 古人云:一叶知秋。当树叶飘落我们说秋天来了;当寒风骤起我们说冬天来了;当项羽自刎乌江我们说这个天下是刘邦的了。由此看来,真是一叶落知天下秋。 然而细想一下,只凭一叶落就判定天下秋是否为时过早?在北京奥运会上,我国射击选手杜丽开始与冠军失之交臂,但若仅凭此就否定她的实力,这未免太轻率了。须知:一叶落未必天下秋。 我国著名的计算机软件企业家唐骏在中学时因几分之差而与心中理想的大学失之交臂为此在大学的前三年,他自我放纵,专业成绩只有中等偏下。唐骏的状况被家人判了“死刑”,认为他只能虚度一生了。然而,大四成了唐骏人生的转折点。那一年,他第一次接触计算机,计算机直接...